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齐家治国平天下[第1页/共6页]

为人父母,老是想尽体例让后代过上好日子。曾国藩固然对后代的婚事费经心力,但终究成果却并没有如他所愿。特别是几个半子,有的彬彬弱质,英年早逝;有的小时候尚可,长大后成了纨绔后辈;有的婆母凶悍,虐待曾家女人——看来知识分子的家庭并不必然代表着妻贤子孝,又比如西方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老婆也是一名闻名的泼妇。囿于封建礼教及朋友干系,曾国藩常常爱莫能助。比如大半子袁秉桢,婚后透暴露纨绔后辈的风格,曾纪泽“深觉得虑”,写信给父亲陈述其事。曾国藩在复书中也只能说“余本日当作信教之”,“将来或接至皖营,延师教之亦可”,反过来还要劝纪泽等人“于袁婿处规矩均不成忽视”,顾其面子以防自暴自弃。曾国藩对待“袁婿”的态度,并没有使女儿的糊口幸运起来,因为“袁婿”更加猖獗,更加无所顾忌。曾国藩固然愤恚,却也无可何如。当不堪忍耐的曾纪静曾多主要求回娘家住时,却又遭到曾国藩的回绝。无独占偶,《湘军志》的作者王闿运,其半子不务正业,女儿写信向他哭诉,他在复书中气极而写下“有婿如此,不如为娼”的出离气愤之语,但气愤以后也仍然是无法。

“习劳则神钦”。这是说,耐得住辛苦,风俗劳作的人,连神仙都要崇敬。前人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又说“成由节约败由奢”,一勤天下无难事,莫向工夫惰寸功。若为本身着想,则必然要操习技艺,磨练筋骨,碰到疑问猜疑则尽力学习和实际,而后才气够“动心韧性”,善于才识,“增益其所不能”。为天下着想,则必然要刻苦受累忍饥挨饿,以提高勤奋习性和教养泛博公众为己任,极勤以救民,极俭以奉身。以是君子欲成为人神信赖之人,关头一着莫过于勤奋。

纸上得来终觉浅。曾国藩不但在手札中指导曾家后辈不忘修身齐家,更是在实际上榜样带头,并不时监督子侄们的落实环境。他奉告儿子,“吾忝为将相,而统统衣服不值三百金”;又说,“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风俗,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又叮咛主持家事的二弟曾国潢,“吾家子侄,大家须以节约二字自勉,庶几长保盛美”。曾国藩在火线,唯恐其弟在家为他买田置屋,“则寸心大为不安,不特生前做人不安,即身后做鬼也是不安”,并特地给国潢交代:“弟若听我,我便感激尔;弟若不听我,我便恨尔”,“望贤弟千万无陷我于恶。”1867年,当他传闻家中修整宅第用度浪费的动静后,在日记中写道:“接腊月二十五日家书,知修整丰富堂屋宇用钱共七千串之多,不知何故浩费如此,深为骇叹!余平生以起屋买田为官吏之恶习,誓不为之。不料奢糜若此,何颜见人!常日所说之话全不践言,可羞孰甚!屋既如此,今后诸事豪侈,不问可知。大官之家后辈,无不骄奢淫逸者,忧灼曷已!”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