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拙补心,勤必有成[第1页/共3页]
他把勤字的表示归纳为五到: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也。身到者,亲巡乡里,治军则亲巡堡垒,亲探贼地是也。心到者凡是苦心分解,大小层次始终清楚,理其绪而分之,可归并同类也。眼到者,着意看人,当真看公文也。手到者,于人之是非,事之关头,漫笔写记,以备忘记也。口到者,令人之事,既有公文,又苦口叮咛也。厥后他又总结出了三勤:口勤,到处察看;脚勤,事事体恤;心勤,勤思多动脑。
曾国藩不是资质绝顶聪明的人。他以是能获得如此大的功劳,能够说满是“勤”字而至。这与其节约家风有密切干系,但同时也是曾国藩本身涵养的成果。
同治四年(1865年)十一月十三日,曾国藩夜读汪辉祖《学治臆说》等书,深为叹服。他在日记中写道:“阅汪龙庄先生辉祖所为《佐治药言》、《学治臆说》、《梦痕录》等书,直至二更。其《庸训》则教子孙之言也,语语实在,可为师法。吾近月诸事废弛,每日除下棋看书以外,一味懒惰,于公事多所延搁,读汪公书,不觉悚然!”曾国藩同意汪氏的观点,以为为官应以勤为首。
曾国藩对“勤”字的熟谙也很有深度。在他看来,“勤”字是人生第一要义,是修身、齐家、为官、治国乃至平天下的前提。他以为,千古以来,圣贤豪杰之士,立品于世能功成名就,无一不是因为勤。人如果勤奋,就没有甚么做不到的,反之就会一事无成,还能够招致灾害。
曾国藩统领湘淮两军,如此沉重的职务下,他每天仍能操纵闲暇读誊写字。奏牍、手札、家书、批文、日记,几近都是他亲手所写或删定,仅现在留传下来的就达数千万字。他写家书,恐怕也是古往今来最多的。他自从向倭仁学习写日记后,几近从未间断。他的日记也有几种,如《过隙影》、《茶余偶记》、《求阙斋日记》等,仅留传下来的就有百万字之多。他所写的奏章、批牍更加不成胜数。这类好学风俗,至老弥笃。在归天前的一年中,他作诗数首,文章十多篇。此中《湖南文征序》、《重刻茗柯文编序》,述古今以来文章源流,观点精炼,是传世不朽的佳作。在归天前一个月,他还为湘军前期的名将刘松山写墓志铭,但因病发而未能脱稿。
曾国藩曾把治学为人之道概括为八个字,即“八德”,列于首位的就是“勤”,他以为勤字最为首要。以是他每当同时议论几个字时,老是将“勤”字放于首位,如“勤廉”、“勤慎”等。厥后他写居官三箴,为“勤”字写了四句注脚:“手眼俱到”、心力交瘁、困知勉行、夜以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