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忽悠皇帝老爹[第2页/共5页]
听完李愔的平辽三策后,李世民和上面的群臣面面相觑,一时候都不知说甚么好了,最后一条还好,白叠子他们也传闻过,长安就有卖白叠布的,只是没想到白叠子还能用来做棉衣保暖。可前两条战略倒是一个比一个暴虐,乃至能够说的上是为达目地而不择手腕,虽说国与国之间并没有甚么仁义可言,可大唐毕竟是一个大国,大要上的文章还是要做的,并且就算是要做,也不消说的如此露骨吧?
“哈哈哈~,好!如此利国利民之事,朕当然要大力推行。”李世民现在表情转好,刚才的肝火早就不晓得扔到哪去了。
李愔的话刚一出口,魏征等人都是悄悄点头,感觉李愔年纪太轻,目光也太太短浅。而房玄龄则在心中感喟,以为李愔固然充足聪明,但是却完善胆气和魄力,在李世民的压力下竟然背叛投降了。
“哈哈哈~,两位爱卿说的不错,这两条战略的确可行。”李世民大笑道,不过很快又转向李愔说道:“愔儿你小小年纪,竟然能有如此见地,为父感到非常欣喜,不过你说的阿谁白叠子朕也晓得,朕的御苑中还种了一些,但是此物代价高贵,想要如你所说添补衣物的话,是千万不成行的。”
不过李世民和群臣也都承认,李愔前两条战略的确很好,就算是达不到预期的目地,也能把高句丽搞的半死不活,当时再出兵,绝对能够事半功倍。
“父皇您说的甚么‘欲擒故纵’?儿臣实在听不明白?”李愔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死不承认。别看李世民大要很活力的模样,但李愔却晓得老李同道并没有真的活力,并且已经决定采取他的战略,放弃了在比来就发兵征讨高句丽的筹算。
“第三策为强已之策:辽东乃是苦寒之地,特别是夏季尤其酷寒,如果雄师在夏季之前没法霸占高句丽,就只能退兵比及来年春季再战。不过儿臣听闻高昌国有作物名为白叠子,其花如絮,不但能够用来织布,并且将白叠子添补进衣物做成棉衣,比之皮裘还要保暖,如果能大量设备,将士们再也不消惊骇辽东的苦寒。”
李世民看着李愔耍恶棍的模样,固然很有本身当年的风采,但一想到被本身的儿子摆了一道,实在抹不开面子,一气之下肝火冲冲来到李愔面前,飞起一脚狠狠的踢了李愔屁股一下,然后大声喝道:“在老子面前耍恶棍,你还太嫩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