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如清晨[第2页/共4页]
只靠好的物质报酬来维系这类家仆的忠心是很不成靠的,适度的洗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想到这,俞国振脸上暴露一丝挖苦之笑,三年前如果他们脱手的话,他当时可谓毫无抵当之力,但既然给他迟延了三年,三年筹办下来,他岂会毫无还手之力?
俞国振看过卫所里军士出操,现在军制崩坏,那些军士们别说军纪,就连站个行列都东倒西歪。
“宁与洋人,不与家奴!”
若非如此,他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又初临此世,两眼一摸黑,早就被人害死了。
背诵结束以后,俞国振就带着高大柱高二柱开端跑步,他们每天凌晨早餐之前,都要沿着河湾跑上一圈,总计有十里摆布。莫看他们跑得轻松,实际上俞国振和高家兄弟脚上都绑着沙包。最后之时,这沙包只要半斤重,到现在这沙包已经有两斤重了。
当他走到自家前时,两个小伙子早就站在那儿等着他了,见他踱返来,那两小伙子立即站得笔挺,用高家伉俪的话说,便是卫所里的军爷出操之时,也没有他们站得这么矗立!
思路仿佛回到了三年之前,那场惊天动地的大爆炸中,他莫明其妙地来到这个天下,又莫明其妙地被人从火场里拖了出来。他获得了重生,却又落空了父母,以十二岁的年纪,面对这个陌生的天下。
他不晓得,在俞国振心中对此有一个词:洗脑。
“阿弥陀佛,象振哥儿这般的善心仆人,老天就得保佑他早些娶个好娘子。”他家婆娘在旁合掌。
俞国振蓦地从床上坐起,狠恶地喘着气,身上盗汗涔涔,他摸了摸床板上面,床板下他埋没的盟主尖刀还在,这让他仿佛心安了些。
俞国振没有急着回应,俞宜古的心机,他很明白,不过就是看中了他名下的那八十亩地步。他父母双亡,舅家没有得力的长辈,若不是他三年前将家中的大宅送给了二伯俞宜勤,只怕早就因为某种启事暴病而亡了。
俞国振的父母给他留下的产业固然不算太多,但供个七八口人吃三五年的饱饭还是有的,是以早餐就相称丰富,除了稀粥,另有包了鱼肉馅的橡子面馒头,再佐以酸菜,三个半大的小子都是吃得饱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