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第2页/共4页]
动静一经传开,朝野尽皆奖饰陛下仁德刻薄,乃不世出之明君。纵使这一年的封后大典与帝后婚礼筹办的非常简朴――天子的聘礼只要十万两银子,皇后的嫁奁只要十万两银子,一应酒菜人力调剂加起来,统共也不过四十万两的利用。可谓汗青上最为简朴的帝王婚礼和封后大典。
承启帝晓得了,更是大为赞美。为表本身对皇后的对劲和支撑,承启帝更是金口玉言,宣布在帝后大婚,封后大典之日要放三千宫女出宫嫁人。且名言此后宫中婢女,年过二十五岁者皆可放出宫外,很不必老死宫中。
至于空下来的那些封地,承启帝也不再分封诸王,而是派了亲信臣子去各州县接办,且将军、政大权分开,自此今后,军不问政,政不问军。
铁证如山之下,也不容吴阁老辩驳,就将吴阁老并其一党朝臣尽皆押入天牢候审。而在乾清宫外,京畿大营统领卫钧并御林军统领卫霖父子亦将诸位叛党朝臣之家眷全数扣下。便是之前以各种名义偷偷出京的那些个家眷,也都在锦衣军和东西两厂番子的紧急盯梢下,一一漏了陈迹被抓回京中。
说罢,仍旧嘲笑着向满朝文武说道:“朕少年即位,见惯了情面冷暖。只认无愧于心,并不囿于史乘清名。是非功过,自有先人传说。现在诸位藩王既敢起兵攻打朝廷,朕便不再当他们是王叔兄弟,只以乱臣贼子相待!诸位将军平叛时亦可名说,朕不幸他们受人勾引,才行此胡涂大事。只要能束手就擒负荆请罪,朕不究查他们的大逆不道之罪。倘如果执意与朝廷作对,那也不要怪朕脱手无情。”
至于祸首祸首的吴阁老一家,本来通、敌、叛、国的罪名是该抄家灭族的。然承启帝心念吴阁老乃是三朝老臣,亦有很多功绩苦老,最后并没有下达抄家灭族的旨意,只不过是将吴家三族放逐三千里,并且明下旨意,祖孙三代不能为官科举。
而这位独揽大权的承启帝在安定兵变以后的第一件事,倒是以皇贵妃洪氏脾气淑婉,德才兼备,为皇室连绵血脉,诞子有功为由,将皇贵妃洪氏封为皇后。
一席话铿镪顿挫,掷地有声,诸位将军欣然领命。承启帝又将锋芒转向吴阁老,眸中杀机凛然,直接叮咛玉沉将西厂汇集到的吴阁老与藩王暗里交友,通同谋反之来往手札呈到殿中,摔在吴阁老的面前。
“臣妾只要能永久伴随在陛下身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