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暮春[第3页/共4页]
徽妍看着他们,将他们抱在怀中,悲喜交杂。再看向郅师耆,他昨夜仿佛没睡好,目光相遇,他挠了挠头发,神采还是庞大。
她仿佛仍能听到阏氏在垂死之际,喃喃说的话语。
戴松问:“未知女史归朝后何往?”
戴松叹口气,“此事若说不幸,却也有大幸。几年前京师大乱,很多长安人家为乱贼所袭,不乏高门大户,惨不忍睹。女史一家早早分开长安,难道太傅在天护佑?”
“王子保重。”徽妍说。
回朝的马车在王庭前排作长长一列,主子们早已经将物什都装载好,护送的军士束装待发。队首,旌节高举,尤其显眼。
侍臣们在这苦寒的异域逗留多年,本觉得归朝有望,不想阏氏临终前上书天子,为他们讨情。跟着日子邻近,世人要拾掇物件,又要与朋友道别,繁忙非常。
郅师耆的母亲也是个汉人,不过并不是汉庭派来和亲的女子,而是浅显的边民,被匈奴人劫夺来奉侍单于,生下了郅师耆。汉匈较量多年,如许的事并不罕见,郅师耆的母切出身寒微,他也并不受正视,从小被兄弟姊妹欺负。以是提起兄弟姊妹,他没有好气。
阏氏名瑜,本是长沙国翁主,十七岁奉诏嫁给匈奴单于。中原与匈奴安宁日久,仁昭阏氏功不成没。闻得凶信,天子派出使者,安抚匈奴,厚葬阏氏。
蒲那和从音哭喊起来,一起被带出了帐。徽妍又急又恼,瞪着郅耆,“王子这是做甚么?”
阏氏惨白的脸上暴露却暴露一抹浅笑,轻叹,“不必为我难过。徽妍,现在也只要你还当我是公主。去吧,他们会承诺,待我走后,他们就会来接你。”
同时,天子下旨,将仁昭阏氏当年出嫁时带去的侍臣女官召回中原。
他乡遇故交,徽妍亦是欣喜不已,忙与他行礼。
自从离家,徽妍在草原和大漠中度过了八个寒暑,至此为终。
当时,徽妍笑了笑,“不,郅师耆,我还是想回家。”
“郅师耆说,我等今后长大了,就到长安去看你!”蒲那说。
徽妍坐在案前,将写好的书念一遍,一字一字,仿佛前所未有的冗长。
“……妾自嫁入金庭,去国八年矣。虽远窜异域,常思汉关,诚得捐躯报主,不改初志。然身材日沉,西山在望,无以来去。妾所虑者,惟侍臣女官等人,留胡地多年,骨肉相别,手足割离,实不忍焉。伏惟陛下怜之,幸甚。”
阏氏的宫帐,仍然被素白装点,但此中的氛围,却已经大有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