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抗战之血色战旗》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74军[第2页/共3页]

做为中华民国的都城南京,相传朱元璋定都南京时,初开城门十三座,朱元璋登高观察城垣,发明地处东部的皇宫紫禁城靠近钟山倒霉城防,遂命令借助城外的丘陵阵势再修建一圈外城,在险隘之处砌上一部分城墙,另开城门十八座,是以南都城门有“内十三,外十八”之说。外城早已不复存在,但是这些城门的称呼作为地名传播了下来。位于南京东南郊的高桥门,就是“外十八”之一,当年承平天国战天京、武昌叛逆后苏浙联军攻南京,高桥门均曾经是狠恶的疆场,它是从东南边进入南京的一个流派。

高桥门前,空旷的荒漠。

“向前走,莫退后,存亡已到最后关头,同胞被杀、地盘被占,我们再也不能忍耐。向前走,莫退后,中国国土一寸不能丢,献出我们的血和肉,去拼仇敌的头!”

从望亭回归雄师队,305团团长张灵甫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本觉得能够临时先缓一口气,谁知板凳还没有坐热,王耀武就向他下达了新的作战任务:

都城保卫战,一触即发!

淳化镇在南京东南郊野,距中华门十八千米,在1937年时有京沪国道通过。日军一起若从句容进击南京,淳化镇是必经之地,定会以主力猛攻。

留守南京的其他军队也几近都与74军一样,在淞沪会战中打成了伤残之躯,在日军沿途紧逼跟踪袭扰的环境下,颠末混乱的长途撤退,底子没偶然候在火线停止即便是短期的整训弥补。

唐生智向蒋介石请缨出任南京守将,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紧接着调兵遣将,本来不在卫戍军名单上的74军,就如许被拉入了保卫都城的序列。

撤退到南京四周的军队要留下一部分保卫都城,74军已经被列入都城保卫战的序列。这就意味着,军队必须马不断蹄持续作战。

悒江门是通往江北的必经之地,万一要撤退,必须从这里渡江。卖力都城保卫战的唐生智在安插防务时,为了表示背水一战,“誓与南京共存亡”,让本来的两艘可坐七八百人的轮渡开去汉口,剩下的只要几艘小火轮,还被他交由36师把守,不答应守城官兵擅自渡江,同时唐生智唆使江北的胡宗南第一军和江南悒江门外的宋希濂36师:

方才返来的张灵甫305团卖力扼守从高桥门至河定桥之线,修建预备阵地;邱维达306团为预备队,一部则置于湖熟镇,防备敌从右翼进犯。

歌声,在南都城中响起。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