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推功相让[第3页/共4页]
谢武跟着荀贞往边儿上走了几步,问道:“荀君有何事?”挤了挤眼,自发得猜中了荀贞的苦衷,促狭地笑道,“但是想问问我,彻夜的功绩能换来多么的犒赏么?”
送走了他们,荀贞又把刘家庄子前后查抄了一遍,肯定火都被毁灭了,留下了几小我看管,又束缚了刘家剩下的奴婢不得私行乱动后,才与许仲、冯巩、江禽诸人分开,返回本亭。
荀贞浅笑不语。
谢武与他一样,也是吏道入仕。他最早是给事县中,学习吏事,随后为县中吏员,当了几年的斗食小吏后,因积功绩遭到当时县君的赏识,遂被荐到郡里,乃被擢为“有秩蔷夫”。因为有这番经历,以是,他官儿虽不大,但对吏道的这个仕进、升迁还是很熟谙的。
――
他在繁阳亭三个月,施恩遍及亭部、不求回报,所为者何?为的是拉起本身的班底。现在略有效果,有了一支百余人的备寇步队,当然不肯因升迁而放弃,也是以,这才保举知根知底的杜买接任繁阳亭长,再以陈褒为其副,如许,便能够持续把这支步队节制在手中了。
杜买、陈褒两人都不是笨人,立即猜出了荀贞的意义。杜买冲动地涨红了脸,连声应诺。陈褒却很平静,只是悄悄一笑,也跟着拱手应是。
荀贞心道:“县中诸吏,自功曹以下,或埋首文牍,或驰驱长吏门下,范围一廷当中,涓滴也无自在,固然俸禄多点、光鲜一点,但在我看来真还不如一亭之长,起码也是十里之宰,能交友豪侠,堆积人众。……,‘百石吏’?嘿嘿,我却也不差这点俸禄财帛!”瞄了一眼谢武身上佩带的青绀绶,又想道,“不过此次我立的功绩的确不小,如谢武所言,必定是会获得拔擢升迁的。县吏固非我所愿,但要提及来,这‘有秩蔷夫’也是百石吏啊!”
“请说。”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费事儿。谢武的言下之意:你把功绩让给我的互换前提是甚么?
荀贞也不讳饰,说道:“青绀绶虽好,但就任县中,埋首文牍,实非我愿,任事乡里,做些实事,才为我之志向。”
“本亭求盗杜买,夙来恪守本职,亭卒陈褒,一贯勤恳尽责。彻夜,他两人又一个调集里民,急驰援救,一个从我击贼,冲杀在前,皆有功。我若能果如君之吉言,迁为蔷夫,则繁阳亭长一职,窃觉得杜买正合其用,而求盗一职,陈褒亦足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