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推功相让[第4页/共4页]
荀贞浅笑不语。
有汉一代,仕进的路子很多,最常见的有三种,一是推举,诸如举孝廉、茂才、贤能刚正以及明经、明法等等科目;一是辟除,直接被公府、州部、郡守、县廷辟除为吏;一是吏道,从小吏做起,积功绩垂垂升迁。除此以外,又有征聘、郎选、参军等等。
“阀阅簿”就是功绩簿,是吏员升迁的根据,凡立下功绩,必在簿中有书。“君必为最”,“最”就是第一。在吏员的升迁上,帝国最重选优拔尖,凡在考核中获得第一的人才都会被予以升迁,赐与重用,也就是所谓的“课最升迁”,而对有特异才气、服从明显的,更常常会越级汲引,加以“超迁”。
荀贞话说得标致,实在他保举杜买、陈褒美满是出无私心。
“……,君之考成既优,再说积功。君任亭长三月,导人向善,佩服豪强,为民买桑,赈赡孤老,一亭当中,尽欢乐跳舞,部中之民,皆以君为父母。又练习里民,备冬寇,使寇贼害怕,不敢犯境,彻夜更又刚毅判定,勇於任事,驰援邻部,可谓殊功。君之积功甚矣!”
“……,忧公既甚,积功又甚,是不管考勤、抑或考功,本年以来,举县诸吏无有过君者也。阀阅簿上,君必为最。我闻言,县君之前就想要擢君为县吏,再加上彻夜之功,必得超迁!多则五日,少则三日,县檄必至,……。”他拍了拍身上的青绀绶,笑道,“定有一个青绀绶带送与荀君!……,荀君头上的这个赤帻也该被换掉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