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挨骂的由头[第2页/共3页]
真争一时之气,每天听御史们口若悬河骂太子殿下两刻钟,一次两次,倒也还行,次数多了,时候久了……
翌日下朝后,他坐在御书房里,没有急着批折子,另铺了张纸把各家家世相称、年纪合适的女人的名字列下来。
情意挺好,就是这事儿办得……
考虑着,徐简以眼神扣问曹公公。
曹公公冲圣上微微摇了点头。
太子毕竟是太子,不守端方偷跑出关、还害得一年青将领再也交战不得,御史们能骂上三年都不止。
就是不晓得圣上能不能给聪明人指个合情意的女人了。
作为一国之储君,将来要扛起天下重担。
这两张纸不是选太子妃,是圣上想给辅国公指婚,偏又不晓得国公爷是否有中意的,干脆让他从名字里随便选……
辅国公化解了太子的危急,保住了本朝颜面,却伤了本身的腿。
客岁春季,太子替圣上巡查裕门关,待了有十几天。
御史们是秉公措置、就事论事,可被论的那人的滋味真不好受了。
要不是辅国公带人救得及时,太子要么没命返来,要么当作俘虏。
宁肯本身受些曲解,也好过自此成为太子挨骂的由头。
太子上朝,辅国公也上朝,一块在御前站着。
徐简入内,恭谨施礼,把手中檀卷交给曹公公:“顺天府那儿结案了,臣代单大人把檀卷呈与圣上过目。”
思及此处,皇贵妃打量了圣上一眼。
他也记不得那么多,写一两个,问曹公公两句。
圣上没体味,只是表示曹公公把纸张递给徐简。
这群垂白叟们的嘴,很能翻旧账,今后边关一有动静、朝中要点兵遣将时,就能翻出来骂一通。
别说圣上今儿喝了点酒含混,她都没喝呢,也没管住嘴,多说了好几句。
不过,此中内幕能够也没有那么简朴,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另有些她不晓得的状况在里头。
当然,这绝对不是圣上的题目。
曹公公取了纸、没有递出去,又背身对着徐简,给圣上打了通眼神官司。
外头小内侍通禀,说是辅国公来了。
现在,除了三公指导外,另点了几位垂白叟为少师、少保、少傅教诲太子。
伉俪豪情敦睦,糊口上相互搀扶帮手,老来也是个伴。
圣上毕竟是圣上,能想到投其所好、让人自个儿挑,已经是用了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