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枢纽:3000年的中国》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三节 大陆普遍帝国及其绝唱[第2页/共43页]

东疆地区也有非常风趣的例子。这里在州县制以外,还设置有几个回王,以哈密的回王府和回王墓为例,其形制对此一“政治天下”是个极佳注脚。<span class="mark" title="大清以哈密回王作为管理新疆的首要抓手,其治下之地可被视作从中原到西域的过渡地带。哈密回王的世系最后起自这里的处所领主额贝都拉,他因帮手朝廷征剿噶尔丹有功,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受封为札萨克一等达尔汗;从额贝都拉向下传了九代,因帮手朝廷征剿大小和卓有功,在第四代晋为郡王品级,后代又晋为和硕亲王,世袭罔替。关于哈密回王的汗青,可拜见黄建华、苏北海《哈密、吐鲁番维吾尔王汗青(清朝至民国)》,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年。"> 哈密回王府是仿照北京皇宫修建的,团体格式是中原王府及园林的款式。王府小花圃中,设有一个万寿宫,内里摆设着大清列祖列宗的画像及牌位,每年春秋两季,哈密回王及官员都会到这里祭奠;对他们来讲,这是个政治行动,而非信推行动,是以并不触及伊斯兰教所制止的偶像崇拜题目。王府内另有三个气势各别的清真寺,回王及官员也会在这里当真地做礼拜,这属于信推行动,与政治行动处在分歧的意义空间里,并行不悖。回王归天后,遵循穆斯林的传统安葬,回王及其家人的宅兆,都覆盖在一个伊斯兰式的高大圆顶陵堂上面;风趣的是,在这个圆顶陵堂内里,还建有一座融会了满族特性的中原式陵堂,把伊斯兰式陵堂完整给罩了起来。从内里来看,这就是个纯粹的中原式陵堂,进入到内里,则会看到完整的伊斯兰式墓葬。这里有着首要的帝国寄意,中原式表面,表达着政治天下的大众空间,意味着帝国的同一;伊斯兰式内里,则表达着回王家属的私家空间,意味着个别的信奉自主。帝国的同一,通过儒家获得政治表达,但儒家在这里只要政治属性,不包含任何文明属性(儒家在中原地区则同时包含政治属性和文明属性)。帝国撑起了同一的政治空间,并要求着政治认同,文明认同则交给个别来自主决定。<span class="mark" title="把哈密回王府和回王墓与沈阳故宫这两种修建形制对勘一下,对了解作为体系史的中国史会很有开导。关于沈阳故宫,可拜见本书第一章第三节的相干会商。">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