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枢纽:3000年的中国》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三节 从普遍帝国到普遍人民[第5页/共28页]

<span class="bold">1.国际法的打击

打击起首来自内部天下。从帝国的天下设想遭到打击的角度而言,1840年的鸦片战役并不是甚么“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起点。《南京条约》所要求的治外法权、赔款、开放贸易等等,在大清看来,与1835年通过条约赐与中亚的浩罕汗国在南疆地区的特权大同小异,其所赐与英国的最惠国报酬乃至比向浩罕汗国所做的让步还要小很多。<span class="mark" title="关于大清与浩罕汗国之间的博弈过程,可拜见[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晚清中国史&middot;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汗青研讨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40—247页。">在战役中,大清一样将在西北交战的战将调到东南应对英国人的打击,它以为这两种战役也差未几是一回事。对大清来讲,对浩罕汗国的条约与对英国的条约,独一的辨别就是治外法权等不是被利用在藩部而是本部,有些不大轻易接管罢了。英夷与其他夷人大抵也没有多少辨别,夷性犬羊,天朝赐其一些恩情,用货殖之利皋牢之可也,而后帝国便可一仍其旧,高枕无忧。

如此一来,则天朝上国的帝国次序便不会遭到任何震惊,大清不必太多本色性的鼎新,仍可有效应对天下。当时的中国人觉得《万国公法》就是一部法典,而没有了解到这不过是一名首要的国际法学家的著作。而国际法在大清也仅仅是在精英阶层有着一种东西性的传播,并未太多窜改人们对于天下次序的设想。作为东亚天下的遍及帝国,其转型所要降服的惯性过分庞大,这一点与日本构成了光鲜对比。日本打仗国际法较大清为晚,但是迅即将国际法作为百姓教诲的需求内容,其对日本百姓的天下设想产生了庞大打击。日本也敏捷派人到西方去当真学习国际法,引入了最新的实证法途径的国际法,并依此来改革日本。这构成了大清与日本对于国际次序之了解的庞大差别。如许一种了解层面的差别,与前文曾述及的两国在东亚分歧的保存处境与自我了解的差别有着深切关联。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