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枢纽:3000年的中国》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六节 西南[第3页/共7页]

但是,帝国当局的政策鼎新没法打消地理束缚所带来的政治效应。西南的团体经济机遇有限,以是汉人向西南移民的总数也是很有限的。流官由移民身上所获得的财务范围始终不大,从土著身上能够收到的税赋则本钱昂扬,乃至向其收税常常会充满伤害,是以流官没法具有向下贯彻其统治企图的基层官员。以黔西北的彝族地区为例,社会基层的原住民仍然以为处所的土著首级才是本身的统治者,帝国的流官反而贫乏权威,各种征徭与命盗案件,只要拜托土目,才气顺利措置。<span class="mark" title="温春来:《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部地区的轨制、开辟与认同》,糊口&middot;读书&middot;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88页。"> 帝国对于西南地区的直接统治,仍然只范围在多少个点和线上,没法覆盖到面。

如许一种地理、社会、政治布局,使得在前近代期间,任何基于官僚和税收的统治都没法成为能够,不管这类统治是来自内部,还是内生。呼应地,内部天下中巴望回避帝国统治的人,也会进入大山,与本地人共同糊口,并逐步异化。在斯科特看来,赞米亚地区的山地社会,在此过程中逐步构成奇特的家属世系的实际、家属谱系的推算、处所带领形式、家庭布局等等,乃至包含识字的程度,这些都不是天赋的特性,而是颠末成心的调剂,以便能够胜利地遁藏国度统治的整合。<span class="mark" title="[美]詹姆士&middot;斯科特:《回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当局主义汗青》,第39页。">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