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这只是个开始[第1页/共4页]
三毛钱一斤,至心不贵,并且这大鱼都活蹦乱跳的,瞧着就新奇。
李卫国一口气跑到公社另一头的收买站门口,看到前面没人了,这才停下脚步,蹲在路边的树荫底下,呼哧呼哧喘粗气。
李卫国天然是满口承诺,问明白日期,表示包管定时送到。
这年初,想做点买卖是真不轻易啊。
然后他就乐呵呵地拎着大鱼归去,恰好中午号召同事炖上,这鱼够个儿。
像打酱油,打酒,打醋,都是近似。
另有一名大婶儿,说是儿子过几天要结婚办喜酒,问李卫国到时候能不能送些鱼过来。
像李卫国如许出产队的社员,底子就看不到一个大米粒儿。
李卫国被吓得一激灵,转头一瞧,看到一其中年男人正抓着他,最关头的是,胳膊上还戴着红袖箍。
李小梅笑眯眯地往嘴里塞了一根江米条,咔嚓咔嚓嚼着。
“孙叔,放工了。”李卫国先和长辈打个号召,然后拍拍孙赤军的肩膀,“老同窗,你可越来越结实啦。”
小当家赶紧用小拳头帮着三哥捶后背,真是的,这么大人了,一点也不谨慎,喝水都能呛到。
那中年人抓着李卫国不放,要不是刚才那位中年妇女他惹不起,早就跳出来拿人了。
江米条是用江米搓成面条,油炸以后又撒上沙糖,吃起来又酥又脆又甜。
买完这些琐细,李卫国又到了卖布匹的柜台前面,把几张布票全都用了。
李小梅的眼睛越睁越大:“哥,你哪来这么多钱,不会是捡到金子了吧?”
中年人在前面扯嗓子喊了一声:“小子,今后见你一次抓一次。”
“咋说话呢。”孙父训了儿子一句。
在当下这类环境,油炸食品和甜食就代表着好吃。
盐是大粒盐,上秤论斤称,粗盐微微泛黑,不像今后的盐,都是乌黑乌黑的粉碎盐。
把提斗伸进大缸内里,悄悄一搅,再提上来,用漏斗灌到主顾的瓶子内里。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凡是能把握物质的单位,普通都不错。
“哥,你返来啦,呀,这么多东西!”
固然李卫国没如何往内心去,但是听着也不舒畅。
“市道上的鲤鱼都四五毛钱一斤呢,有孙婶的面子,我这就算三毛。”李卫国脸上带着笑,好不热忱。
孙母过意不去,硬是塞给了李卫国几张布票。
“不成不成,哪能白要你的东西呢,这玩意金贵着呢,上回我们主任买返来一只,还没这个大呢,就花了五块钱。”孙父连连摆手。
李卫国一听,也赶紧表态:“孙叔,那这俩甲鱼就送您了,真如果把赤军的事情办成,那也是大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