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这只是个开始[第2页/共4页]
那中年人抓着李卫国不放,要不是刚才那位中年妇女他惹不起,早就跳出来拿人了。
“不成不成,哪能白要你的东西呢,这玩意金贵着呢,上回我们主任买返来一只,还没这个大呢,就花了五块钱。”孙父连连摆手。
这些妇女应当都是粮库职工家眷,这年初,粮库职工都肥得很。
没体例,这年初的售货员是最吃香的好职业,不免眼高于顶。
“小伙子,用面粉换行不可啊?”一个小脚老太太凑到李卫国跟前。
“另有豆油和细粮啥的,都成。”
有两名妇女选好鱼,直接上秤,李卫国也就开端忙活。
像是酱油和散装白酒之类,都用这类提斗。
“还敢睁眼说瞎话,我都瞥见了,你刚才卖了一块一毛钱,走,跟我去公社。”
白面,太行啦!
李卫国天然是满口承诺,问明白日期,表示包管定时送到。
呼啦一下,李卫国很快就被一群大妈级别的妇女围住,七嘴八舌地扣问,孙母还热情地拿来一个钩子秤。
像打酱油,打酒,打醋,都是近似。
好歹算是摆脱返来,李卫国撒腿就跑。
李卫国也敞亮,考虑到今后还要费事人家,底子没肯要。
碱也都是大碱坨子,敲碎了零售。
东风对劲脚步疾,李卫国拉着推车子,一口气回到大馒头屯。
跟着他又递畴昔一个纸包:“这个是给你买的江米条。”
“三哥,擦擦汗,喝点水吧。”小家伙一边吃着江米条,一边还不忘照顾三哥,从水缸内里舀了一碗水,乐呵呵地端给李卫国。
两世为人,在待人接物上,李卫国远比他现在的春秋表示得成熟。
当今他们这边还没有种水稻的,吃供应粮的,每人每月能领二两大米,才二两。
李小梅的眼睛越睁越大:“哥,你哪来这么多钱,不会是捡到金子了吧?”
在婉拒了孙父孙母吃午餐的聘请以后,李卫国把东西归置到推车子上,这才告别分开,直奔供销社。
这下好了,除了少数几个交钱的,剩下的,都用米面粮油来以物易物。
李卫国给大姐扯了一块的确良,又给小妹买了一块小花布,这才满载而归。
这几斤大米,把李卫国也乐得合不拢嘴:仿佛小妹长这么大,还没吃过大米饭呢。
江米条是用江米搓成面条,油炸以后又撒上沙糖,吃起来又酥又脆又甜。
李卫国看到中间另有装酱油的大缸,恰好从孙赤军家出来的时候,要了俩空瓶子,因而又打了一斤酱油和一斤醋。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凡是能把握物质的单位,普通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