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惠盎(二)[第1页/共4页]
“中山?中山国?”蒙仲猎奇问道。
“韩国?”蒙仲面露吃惊之色,忍不住问道:“韩国如何会跟赵、宋两国缔盟?韩国不是齐国那边的么?”
熟谙了以后,蒙仲才感受出惠盎是个面冷心热的人,记得昨日他在府门外初见惠盎的时候,只见这位宋王偃身边的重臣面色冷酷,龙行虎步、很有气势,少了几分亲和。
一名年仅十四岁的少年,身处景亳,却能猜到秦、赵、宋几国私底下的盟约,这份才干,让惠盎感到非常吃惊,忍不住要暗自奖饰一句:不愧是庄子的弟子!
说白了,道家思惟不适合用来作为王权统治臣民的东西。
惠盎闻言一愣,看着蒙仲猎奇问道:“是夫子奉告你的?”
惠盎摇了点头解释道:“秦国与赵国有盟,但与我宋国却无盟约,只不过,三方私底下有些默契罢了。……秦国的目标是使魏韩两国臣服,赵国的目标是促使齐秦两邦比武,而我宋国,或者说大王的情意,则是借机兼并卫国以及一部分齐土。”说到这里,他见蒙仲脸上暴露利诱之色,便开导道:“阿仲,所谓国与国之间的盟约,不过是一份随时能够扯烂的翰札罢了,真正能促进联盟的,唯有好处。秦国不但愿齐国与他争雄,赵国但愿秦齐两国鹬蚌相持,而我国君主,则但愿蚕食齐国,换而言之,秦、赵、宋三国暗里皆针对‘齐国’,有没有盟约,实在并不首要。”
想了想,惠盎正色叮咛蒙仲道:“这些话,出我口,入你耳,不成流露给旁人。”说罢,他见蒙仲点点头,便持续说道:“赵国与我宋国的盟约,早就构成,并非是当前。……王摈除皇喜(宋剔成君)的第三年,赵国的君主「赵语」归天,即世人所称的「赵肃侯」。赵肃侯生前与魏、楚、秦、燕、齐等诸国比年恶战而不处下风,是一名雄主,他归天后,魏国的君主「魏罃」便结合楚、秦、燕、齐四国,试图攻灭赵国。当时的赵国新君「赵雍」初继位,派来使者与大王谈判,促进了「赵宋之盟」。期间,赵雍派人压服越国打击楚国,又贿赂娄烦攻打燕国与中山,又拉拢韩国,使之呈现「赵韩宋」三国对敌「魏秦齐」三国的局面,便终究取得胜利,挫败了魏国试图结合四国讨伐赵国的诡计。……以是说,赵宋之盟,早早便已构成。”
蒙仲闻言心中豁然,又问道:“既然如此,宋国与赵国、秦国,想必暗里已有盟约?”
固然惠盎的年纪,比蒙仲年长近三十岁,但论辈分,前者是惠子的侄子,而后者是庄子的弟子,他俩倒也确切属于平辈,是以用兄弟称呼并无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