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易位[第2页/共4页]
石老将军一步迈出,在雨地中踩出一洼水花。
“石叔叔,别严峻。”百里长青抬手表示对方停下,身后白面寺人冷眼旁观着老将军护主心切的行动,心中出现一阵有趣。偌大一座国府,聪明人反而凑不齐一只手。石老将军虚张阵容的一步,自作聪明的想要警告薛平阔别自家小主子。落在他这个上境妙手眼里,和三岁小儿花拳绣腿没甚么辨别。
薛平看着老将军拜别的身影,啧啧道:“甚么少国主,我还没开口,你本身就先坐上这个位置了?当真觉得朝廷没有备用人选?”
百里长青掰着指头数道:“倒着答复公公,南淮是中洲结点,南淮兴衰对朝廷的影响很大,我能给朝廷的,是一座不亚于百里文山掌权下的南淮城,这一点,我哥哥办不到,其别人也不必然办获得,我之于南淮城,可比我阿谁极少迈出国府大门的哥哥熟谙多了。”
百里常盛眼看着心中奉为明月的薛平撤开几步,那神情中貌似还模糊约约流露着对他的嫌弃,一股不好的预感在心中疯涨。
沉默很久如同一尊石像般站立不动的石老将军闻言向前走去,步态沉重,呼吸谨慎的盯着百里长青背后的黑袍寺人。
风向忽变,雨势俄然朝向清风明月堂,将站在堂口的百里常盛泼倒在地,大雨声如鼓点,失势至公子口中呢喃之语,已经没法听清。
一想到这些,薛平看着百里常盛那副洋洋对劲自我杰出的模样,内心早已古井不波的老寺人也不免出现一阵恶心。幸亏他最后没有选这个脑袋痴钝至极,一点蝇头小方便沾沾自喜的至公子。
一句话,藏了三个题目,有一个答案令黑袍寺人不对劲,百里长青就要跟身后的清风明月堂说再见。
少数修为尚浅的小门派,没法做到御剑来去自如,也是逾墙而走,拼着被朝廷拘系的伤害也要保护火伴。曾有人扬言东陆三洲,唯中洲江湖最为安静有趣,没有涓滴侠气义气。更有人笑言这座江湖上的中洲剑修,一个个古板有趣,无趣至极的枯剑士,恰好印证了中洲的阿谁“中”字,看似规端方矩未曾做错误事,实际上说刺耳,就是平平无奇,庸人之相。
黑袍寺人点头:“洗耳恭听。”
弟弟平平的陈述了一个早就被人忘记的细节,落在百里常盛耳中却比黑云之上滚滚雷声还要震惊心神。
自家兄长出言暴虐,涓滴不顾及兄弟情面。百里长青也不气恼,弹了弹袖口处的水珠,诛心谈吐道:“前段时候那封记录父亲图谋打算的密信,你真当是阿旭衷心耿耿偷窥到今后给你的?他一个连郑老管事资格都不上的仆人,爹凭甚么会把这桩大事等闲让他窥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