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易位[第3页/共4页]
百里长青竖起第三个手指,道:“公公想要诚恳的傀儡,坦白说我并不比我哥哥聪明多少,旁人感觉他笨拙,在我看来是他野心太大,图谋的尽是本技艺掌可及以外的东西。以他的资质,谈不上一国之君。我只是天赋前提比他好一点,但我不一样,我晓得该做甚么,不该做甚么。我爹想要的是天下道义,想要的文人志气,那些虚无缥缈的仁义品德,我捏不住,书读的少,也看不上。我想要的,只是这一城之地。这也是我挑选将那翠翠下落流露给公公的启事。从这一点上来讲,我比我哥哥更合适代替这个位置。人一旦有了野心,便不再安于一席之地,我从小便晓得克己,这是公公能够挑选我的启事。”
“哥,这不是你的局,别动。”百里长青金口一开,字字珠玑。
沉默很久如同一尊石像般站立不动的石老将军闻言向前走去,步态沉重,呼吸谨慎的盯着百里长青背后的黑袍寺人。
薛平已经不想再白搭口舌去和这个局外人普通的至公子做客气了,淮安国公百里文山最后摊牌般的做法,成果是整座国府内做客的几十名剑修,无一人袖手旁观,皆是御剑飞天逃出府外。
少数修为尚浅的小门派,没法做到御剑来去自如,也是逾墙而走,拼着被朝廷拘系的伤害也要保护火伴。曾有人扬言东陆三洲,唯中洲江湖最为安静有趣,没有涓滴侠气义气。更有人笑言这座江湖上的中洲剑修,一个个古板有趣,无趣至极的枯剑士,恰好印证了中洲的阿谁“中”字,看似规端方矩未曾做错误事,实际上说刺耳,就是平平无奇,庸人之相。
一样的一个题目,之前在望江楼上薛平也问过一次百里常盛。
话到背面寺人已经走远,远处城区上空亮起了一剑,从城西到城东,如白电划破天空,一剑穿城。
百里长青笑了“你也晓得他是看着你长大的啊。”
百里长青摇点头,很肯定的说:“不,我爹会很高傲,爹曾经说过,心软者不执权。既然我手腕比我兄长的要狠,那就证明他白叟家苦心运营的南淮城在我手里,必然会更强大。如果他真的要绝望,也必然是我没有担得起淮安国公这个名号。”
百里常盛还是有些不信赖,掐住本身的眉心尽力理清思路:“不成能,阿旭从小陪我到大,是看着我长大的,在贰内心,我才是父亲最正视的交班人!”
薛平看着老将军拜别的身影,啧啧道:“甚么少国主,我还没开口,你本身就先坐上这个位置了?当真觉得朝廷没有备用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