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非仁爱之人不可托[第2页/共2页]
暮色从殿门漫出去时,叶承天发明供桌上的空盏里不知何时积了半盏露水,水面漂着两瓣新落的柏叶,竟天然摆成“人”字。张道长在旁低诵:“孙真人曾言‘医者,非仁爱之士不成托’,这盏露水,便是六合对医者仁心的应对。”话音未落,殿外忽有山风穿廊,将偏殿晾晒的艾草香卷入殿中,与供桌上的药气融成一团青白烟雾,在泥像膝前聚散如人形,很久方散。
“亚献——”张道长的长号声惊起梁间燕巢,十二名道童捧着药幡鱼贯而入,幡面上绣着的当归、防风、远志等药草,在气流中伸展如活物。叶承天解开布包,家传的九银针在樟木箱里泛着温润银光,针柄云雷纹与泥像衣纹上的暗纹竟模糊相契。他记得太奶奶曾说,这套针是光绪年间同仁堂老药工用太行山的陨铁所制,针尖能吸住细发,至今锋锐如新。
申时初刻,暮鼓自庙后钟楼沉沉撞出,十八声反响震得檐角铜铃碎响如落星。叶承天手捧祭器的指尖微颤,青布道袍的下摆掠过回廊砖缝里新冒的柴胡芽——砖面上《本草图经》的阴刻图谱已被光阴磨得浅淡,却仍能辨出冬凌草锯齿状的叶片,恰是庙后药圃里现在开得乌黑的那味“破关键、散瘤疾”的太行神草。
心香一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