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承天教授坐诊骄阳医馆的第一天就来了一个特殊的病人[第1页/共8页]
本案患者因多次生养、耐久哺乳,致脾肺肾阳虚,寒饮内生,痰湿瘀结于鼻窍、皮下、乳络。医治分三阶段:
肉桂 6g 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温通经脉。主治命门火衰、寒凝血瘀。 含桂皮醛,能扩大血管、改良微循环,抑菌、抗炎。
- 养血活血连络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化裁。
当归15g 白芍15g 熟地20g 山药20g 杜仲15g
此计划紧扣“阳虚-痰凝-血瘀”病机,融温阳、补气、化痰、活血于一体,兼顾哺乳期气血特性,药性平和而效专力宏。
调剂:去干姜(寒象已除),加茯苓增至30g、炒白术20g健脾固本;减丹参、桃仁为10g,加黄精15g、枸杞子15g滋补肝肾(防复发)。
医嘱:①附子先煎30分钟,药液分2次温服,服药后察看婴儿有无烦躁;②避风寒,肩背部热敷;③平淡饮食,忌生冷。
熟地 20g 甘,微温;归肝、肾经 补血滋阴,填精益髓。主治血虚萎黄、肝肾阴虚。 含梓醇,具抗血虚、加强免疫、延缓朽迈、调度内分泌感化。
炮制附子10克,肉桂6克,干姜9克,麸炒白术15克,茯苓20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陈皮12克,半夏12克,胆南星9克,川芎12克,丹参15克,桂枝9克,防风12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熟地黄20克,杜仲15克,桑寄生15克,生姜三片,大枣五枚
重视事项
辩证:肺寒得散,脾阳渐复,痰瘀渐化,肝郁未舒。
- 陈皮理气化痰,半夏燥湿化痰,南星涤顽痰、散结节,三药合用,针对皮下脂肪瘤、副乳之“痰凝”病机,消已成之痰。
- 补肝肾、强筋骨,帮助君药温肾,兼祛风湿,减缓肩背冷凉之寒湿痹阻。
杜仲 15g 甘,温;归肾、肝经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治肝肾不敷、腰膝酸软。 含杜仲胶,具降血压、抗颓废、调度免疫、促进骨代谢感化。
一名女患者36岁,多年以来肩背冷凉,小腹也凉。鼻子流清涕特别多,鼻子也感受特别凉,没有感冒史。身上多处有皮下脂肪瘤,两上肢,上臂,内下侧,有多处皮下脂肪瘤。乳房两侧有较为较着的副乳。处于哺乳期。生养有三个孩子。
- 协同效应:附子补火助阳、散寒化饮,肉桂温肾暖脾、通脉化气,二者相须为用,中转命门,和煦脾肾之阳,化散阴寒痰饮,针对“阳虚寒凝”核芥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