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医馆名医榜[第4页/共5页]
- 加银杏叶10g(取自云台书院百年银杏树,活血化瘀、改良微循环)
查抄反应:肝服从ALT从89U/L降至52U/L,甘油三酯从3.2mmol/L降至2.1mmol/L。
处方调剂:
- 脾虚证:乏力、气短、舌体胖大、脉濡滑(脾失健运)。
- 减龙胆草至8g、黄芩至8g(湿热渐清,防苦寒伤胃。
丹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根本方源自《医方集解》,清肝胆实火、利下焦湿热)。
2. 代谢综合征(高危状况)
龙胆草10g 炒栀子6g 黄芩10g 柴胡15g车前子30g 泽泻15g 生地黄15g 丹参30g川芎10g 绞股蓝12g 红花10g 地龙10g山查30g 茯苓20g 黄柏10g 当归10g茵陈50g 黄芪100g
“许主任在吗?”李建军望着墙上的“十大名医榜”,榜首“许国栋”三个烫金字在晨光里闪闪发亮,上面“中医外科·肝胆圣手”的小字让他想起三个月前第一次登记时的景象:本身挺着190斤的肚子,爬二楼都气喘,现在腰板挺直,体重减到155斤,连脂肪肝的陈述单都从“重度”变成了“未见较着非常”。
立法:清热利湿、健脾化痰、活血通络(针对“湿热-脾虚-痰瘀”三焦病机)。
诊室里,许国栋正在给练习生讲授舌苔图谱,昂首瞥见伉俪俩,赶快摘下老花镜:“建军来了!快坐快坐,复查成果如何样?”王秀兰抢着展开锦旗,红绸上“妙手祛脂浊 仁心暖病患”十个金字格外显眼:“许主任,您看看,这是老李家亲戚帮手写的,特地选了您常说的‘祛浊’二字。”
- 兼证:湿阻(脾虚湿盛)、筋痿(湿热下注,宗筋失养,致性服从减退)。
黄芪 100g 佐药:健脾补气 大剂量补气健脾,托毒外出(《本草纲目》“黄芪补肝气”),针对乏力、气短、舌胖等脾虚证;配茯苓(20g)、山查(30g)健脾化痰、消食导滞,根绝生痰之源(山查含山查酸,可降脂消积)。
四诊(服药35天)
医嘱:饮食中插手山查荷叶茶(代茶饮,稳固降脂),忌睡前加餐。
处方调剂:
六诊(服药63天)
- 痰瘀证:重度脂肪肝、肥胖(痰浊停滞,血行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