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医馆名医榜[第3页/共5页]
龙胆草10g 炒栀子6g 黄芩10g 柴胡15g车前子30g 泽泻15g 生地黄15g 丹参30g川芎10g 绞股蓝12g 红花10g 地龙10g山查30g 茯苓20g 黄柏10g 当归10g茵陈50g 黄芪100g
- 脾虚证:乏力、气短、舌体胖大、脉濡滑(脾失健运)。
立法:清热利湿、健脾化痰、活血通络(针对“湿热-脾虚-痰瘀”三焦病机)。
- 去黄柏(下焦湿热已清),柴胡减至12g(防疏肝过分耗气)
- 病构造头:
三诊(服药21天)
1、病情阐发
- 兼证:湿阻(脾虚湿盛)、筋痿(湿热下注,宗筋失养,致性服从减退)。
- 湿热蕴肝:头油、脱发(湿热上蒸,毁伤肝血);口干口苦、阴囊潮湿、尿赤、心烦(肝胆湿热,疏泄变态)。
查抄反应:血脂四项根基普通,肝服从完整规复,体重178斤(BMI=28.7,超重范围)。
药物 用量 服从分类 配伍意义
处方:
证候窜改:阴囊潮湿根基消逝,口干口苦减至偶发,尿色转淡黄,脱发减少,头油较着减轻;仍感餐后腹胀,晨起痰多,舌体胖大减轻,苔白腻稍化(中后部仍厚),脉濡滑渐缓。
- 一周后效验:精力好转、阴囊湿潮及口干苦减轻,提示肝胆湿热得清;身材轻松,为湿浊渐化、脾气渐复之象。
- 加炒白术15g、薏苡仁30g(增健旺脾渗湿,针对餐后腹胀)
- 加枸杞子15g、制何首乌10g(滋补肝阴,减缓两胁隐痛)
王秀兰眼眶有点红:“许主任,您不晓得,老陈现在每天跟着您给的食谱用饭,连孙子的零食都换成了您说的炒白扁豆。前次社区体检,大夫说他脂肪肝逆转了,他回家就把藏了十年的酒柜锁起来了。”
3、中医诊断
处方调剂:
- 减泽泻至10g、车前子至20g(减少利水以防伤阴)
医嘱:每日晨起喝茯苓山药粥,共同顺时针摩腹(促进脾胃运化)。
患者男性,62岁,以“重度脂肪肝年余”为主诉,兼见肥胖(体重198斤)、代谢混乱及湿热痰浊证候群。核芥蒂机为脾胃衰弱,湿热痰浊内蕴,停滞肝胆。
柴胡 15g 臣药:疏肝解郁 疏畅肝胆气机,引药入肝;与龙胆草配伍,“起落相因”,制止苦寒药郁遏气机。
这时,护士在门口催:“许主任,下一名患者到了。”李建军佳耦起家告别,许国栋送他们到名医榜前,王秀兰俄然指着榜单笑:“许主任,您名字底下的‘肝胆圣手’,现在看真是名副实在,老陈这肝啊,就是您给‘洗’洁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