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斗笠下的困重影[第3页/共18页]

“明日换药时,”叶承天燃烧艾条,看着药泥在紫痕处洇出浅黄的印子,“焦三仙要炒到‘外焦里生’,就像您采茶时掐尖要留一分嫩,治病也要留三分胃气。”他说话间,檐角的雨水刚好滴在药钵里,余下的焦三仙粉出现藐小的旋涡,恍若脾胃经络里的气血,正跟着这草木的焦香,一圈圈化开堆积的寒湿。采茶女摸着腰间垂垂退热的药泥,俄然感觉肩头的竹篓绳结,仿佛也不像常日那样硌得慌了——本来此人间的药香与火候,向来都是照着农夫的生存来的,就像炒茶要等锅气,疗病也要等这草木与人体的气味,在光阴里渐突变成一味对症的良方。

当温热的药泥敷上肚脐时,采茶女猛地攥紧了粗瓷碗——脐下三寸处先是出现精密的蚁爬感,继而漫开暖烘烘的潮意,像刚炒过的麸皮捂在小腹。白术粉里未完整碾碎的纤维触着皮肤,痒痒的却带着安宁感,仿佛有双无形的手正顺着那些菊斑纹路,把疏松的脾胃之气一点点拢紧。她低头瞥见叶承天指尖还沾着未擦净的茯苓粉,在阳光下像落了层细碎的雪,俄然想起他方才切茯苓时,刀刃划过菌盖的声响,竟与茶园里修枝剪划过茶枝的声音,有着一样的清越。

云苓块与炒白术:

“焦三仙得炒出‘六合人’三才之焦。”他回身翻开竹制药筛,三团金黄的粉末悄悄躺着——焦麦芽蜷曲如钩,大要挂着精密的焦斑,像晒透的稻穗;焦山查碎瓣边沿微卷,红中透褐,保存着果肉的肌理;焦神曲块上充满蜂窝状细孔,披发着炒谷芽的焦香,恰是客岁霜降后用灶心土炒至“存性”的上品。研钵捣药时,木杵撞击声混着艾条引燃的“噼啪”响,金黄的粉末在阳光里扬起,落在紫痕四周的皮肤上,倒像是给瘀伤镀了层暖春的阳光。

叶承天哈腰往竹篓里放那株小树苗时,晨露正从医馆檐角滴落,在树苗根部的红土上溅起细响。三寸高的陈皮树幼苗裹着浸过药汁的棉纸,骨干上的青褐色树皮呈不法则纵裂,细细打量竟像幅微缩的人体经络图——蜿蜒的纹路从根部向上伸展,在右边腕骨对应的位置分出三道细枝,恰合足太阴脾经“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的走向。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