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柴刀下的震颤手[第4页/共16页]

叶承天望着药园里交相辉映的钩藤与天麻,俄然明白,方才露水的“滴答”声,原是草木在春雷后互换的私语——钩藤将息风的水精递给天麻,天麻把定阳的火息传给钩藤,正如医者将六合的聪明融入药方,患者把草木的药性化作朝气。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钩藤环凝着的露水上,折射出的七彩光晕,刚好落在医案开端的“共振”二字,将纸上的墨字,染成了六合间最新鲜的医者手记。

铜盂里的天雨水还剩半盏,水面凝着精密的吝啬泡,那是昨夜春雷后接的“震阳之水”。叶承天记得煎药时,天麻箭在沸水中始终直立,钩藤环则顺着旋涡扭转,恰如《内经》所言“风胜则动,动则需制”,“天雨水调木之偏,”他在“调”字旁画了道波浪线,“此水得雷火之性,能引草木之性入肝,正如樵夫握刀,借藤条的环纹找到发力的均衡点。”

当第一颗星子爬上刀鞘的铜环,天麻藤的卷须悄悄划过他掌心的劳宫穴,那边残留着白日敷药的桑枝炭气味。现在的柴刀,不再是磨伤血肉的利器,而是柄系着草木暗码的疗愈之杖,每道藤节都在无声诉说:本来最好的药方,向来都藏在草木发展的姿势里,藏在医者凝睇天然的目光中,藏在人与六合共振的每个纤细处。

说话间,阿林已抱来煨着的药炉,投入钩藤、天麻,又加了片经霜的桑叶——那是客岁立冬后采的,叶脉间还留着雷击过的焦痕。樵夫望着药罐里翻涌的药汁,俄然感觉面前的震颤垂垂恍惚,反倒是影象里的山藤在雷声中愈发清楚:本来每次春雷过后,老藤总会抽出新芽,而新芽发展的方向,竟与叶大夫指尖划过的肝经走向惊人地分歧。

“此藤得云台岩壁的地气,”他将藤条绕在柴刀桃木柄上,环纹刚好卡在樵夫握刀时发力的劳宫穴位置,“你看这十三道节,对应人体十二端庄加任脉,”指尖轻叩藤节,收回温润的木响,“春日晨雾里的贼风最易从枢纽侵入,就像您砍藤时,逆着纹理下刀必伤筋脉。”藤条在刀柄上天然垂下的弧度,竟与樵夫挥刀时小臂的尺侧曲线完整重合,尾端的卷须还调皮地勾住刀鞘上的铜环,恍若活物般自行找到了安身之处。

叶承天搁动手中半干的天麻——这味生在绝壁阴面的药材,块茎上的环状纹路正与樵夫腕间的脉搏同频轻颤。靠近时,见他舌苔薄黄中泛着青灰,像新抽的藤叶被早霜打过,舌根处还沾着星星点点的碎瓷碴似的苔斑;脉诊时指腹刚触到寸口,便觉琴弦般的张力顺着腕骨蹦上来,那跳动的频次快得惊人,竟比山涧里遇着春雷的激流还要迅猛。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