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斗笠下的困重步[第1页/共17页]

院角的白术苗在雨雾中伸展,肥硕的根茎半露在腐叶土外,大要的吸湿孔精密如农夫脸颊的毛孔,每道纹理都朝着地心方向凸起,好似脾胃经的募穴在渴求阳光。“您看这白术,”叶承天用竹刀轻刮根茎表皮,暴露乳白的肉质部,“腐败前的根茎最善吸湿,”他将断面贴在老农夫脘腹,凉润的触感混着泥土的沉郁,“就像您挂在灶前的陶瓮,专收晨露与夜雾,此乃《本经》‘白术主风寒湿痹’的真意——它的每个吸湿孔,都是为脾土开的排沟渠。”

雨雾散尽时,药园的艾草与白术在骄阳下伸展,叶片上的水珠蒸发成藐小的虹彩,与医案纸页上的艾绒细粉、白术麸皮遥相照应。叶承天晓得,下一个关于湿困与醒脾的故事,早已藏在艾草的七道棱纹里,躲在白术的吸湿孔中,等着与下一名排闼而入的患者,续写人与草木的千年共振——就像现在,石缝里的菖蒲正抽出新叶,用剑形的叶片,在东风里刻下六合与人体的新左券。

叶承天擦了擦手,走到艾草垄前,拇指轻按茎秆的棱纹,指腹下传来精密的凸感,仿佛触到了人体脾经的七个穴位:“腐败是湿气登台的月令,”他俄然摘下片带露的艾叶,羽状分裂的叶片在手中伸展如精美的银饰,“你看这绒毛,”对着天光呈半透明状,“能吸住晨露却不沾湿,恰是六合教它‘以阳化阴’的妙处——春雨属阴,春阳属火,腐败艾草在卯时承露,中午晒日,叶片后背的白绒便成了‘水火既济’的熔炉,专化脾土的寒湿结。”

药罐中腾起最后一缕白烟时,叶承天发明腐败雨在陶炉上留下的水痕,竟与老农夫初诊时描画的腹胀轨迹完整重合,而碗底的陈砖碎块,现在正对着他胫前的红胶泥印,构成奥妙的水土均衡。这或许就是天然的诗意:当艾草的阳气遣散脾寒,白术的土德运化水湿,腐败雨与陈砖在药罐中完成的,恰是一场草木与人体、骨气与经络的腐败共舞,让蹇滞的脾土,在雨雾与药香中,重新找回运化的韵律。

腐败艾草

“再看这味茯苓,”叶承天从竹匾里拈起块拳头大的茯苓,大要的龟裂纹路与老农夫掌心的茧子惊人类似,“生在背阴老松根旁,得土气最厚,状似人形却能利水,《本经》称其‘主胸胁逆气,利小便’。”他将茯苓靠近老农夫发颤的指尖,药香混着松木的贫寒,竟让那不受控的手指微微一滞,“您脉濡苔腻,恰是脾阳被困,比如松根在湿土里烂了心,得用茯苓的‘通’来导湿浊下行。”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