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山果篮里的燥咳音[第1页/共14页]

“紫苏梗通十二经,能散您凌晨受寒的伏邪。”叶承天将护腰绳悄悄系在妇人腰间,“就像您采野果时,要顺着山径的起伏才气省力。这紫苏梗,会顺着您的经络,将寒邪渐渐引出。”护腰绳贴合着肌肤,紫苏特有的暗香缭绕在四周,与药香、雾气融为一体,仿佛将全部云台山的秋意与朝气都系在了妇人腰间。

医案首行落下“寒露凉燥”四字,墨色顺着纸纹洇开,像晨雾漫进山涧。他提笔续道:“六合之气,至秋而燥,遇寒则凝。此证非温不化其滞,非润不解其涩——”笔尖轻点,“杏仁生在云台霜降前,外壳纹理如气管分支,破壳而入则辛开肺痹,好似山民持杖扒开晨雾满盈的小径。”墨迹未干,案头陶罐里的川贝珠在余光中闪着微光,“川贝母善于背阴岩壁,吸寒露成珠,圆转如雾霭化水,最善涤肺中胶着之燥痰。”

卯时三刻,药园的晨雾正被初阳揉碎。叶承天领着弟子阿林穿过齐腰高的草木,指尖掠过沾露的叶片,俄然停在一丛开败的荷花前——圆阔的荷叶平坦如青玉盘,隔夜的露水聚成数十颗银珠,在叶脉间悄悄摇摆,稍一触碰便哗然碎作满叶碎银。“你看荷叶,承露而不渗,聚露而能泻,”他指尖轻点叶心,水珠回声滚向边沿,“其性清冽,故能引暑热从表而散,好似山溪汇流,浊物自随水去。”

当烛芯“噗”地爆出火星,医案上的“润”字完整融天玄色,唯有窗台上的紫菀盆栽在暗中伸展根须,将夜露吸进“润”字般的头绪。明日凌晨,会有新的露水从艾草叶尖滚落,会有新的足迹叩响木门,而砚台里的残墨早已在夜色中抽芽,等着被晨光写成新的故事——那是草木与医者、六合与凡人,在光阴里永不闭幕的和鸣。

两扇木门的漆色早被光阴啃成班驳的云纹,却因了晨露的浸润,深褐的木纹里泛出温润的光。门环是两枚黄铜铸的柿蒂纹环扣,经露水擦拭愈发锃亮,阳光斜切时,竟在门板上投下两团虎魄色的光晕,仿佛光阴在此处凝了胶,将无数个晨昏里叩门的声响、药香与问诊声都封在了铜环的肌理中。门楣下斜倚着半捆新采的紫苏,带露的叶片垂落至门槛,紫晕与晨雾融会,倒像是从门内漫出的药香染透了晨光。

俄然,他指向院角的枇杷树。晨雾渐散,阳光穿透枝叶,叶片上的露水沿着叶脉缓缓滚落,在叶尖凝成晶莹的水滴。"您看这枇杷叶,迎露而展,得秋金肃降之气,恰是化解凉燥的良药。"跟着话音,一枚露水坠入青石裂缝,惊起几只冬眠的蟋蟀,鸣声在微凉的氛围中回荡。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