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茱萸篮里的腰腿痛[第1页/共15页]

走出医馆时,暮色已将茱萸林染成深紫,山民回望,见叶承天的身影在门内剪影中,正对着案头的杜仲图谱勾画甚么。竹篮里的幼苗俄然被晚风掀动,树皮的裂纹在月光下一闪,竟与医馆墙上的腰脊经络图堆叠。他俄然晓得,医者留下的何止是一株幼苗,更是在山坳里种下了一个会发展的药方——待来年霜降,杜仲的树皮会替他挡住北风,重生的枝条会在岩缝间织就护腰的网,而那些曾让他疼痛的裂纹,终将成为草木与人体共振的暗码,在每一个寒来暑往的时节,冷静诉说着治愈的故事。

“您瞧这霜降的气,”叶承天拈起竹篮里半蔫的茱萸枝,枝条上残留的棘刺还挂着山民的血痂,“未及采摘的茱萸刺,专等着收尽秋末的肃杀之气。”他俄然望向天井里的老枫树,树冠的影子正跟着日头西沉垂垂拉长,骨干分出的五根粗枝在空中投下清楚的头绪,竟与人体腰部的五节腰椎完美重合——枝桠交叉处的暗影刚好覆盖山民的腰眼,而最末端的细枝影,正沿着他抽痛的腿肚子蜿蜒而下,如同用暮色勾描的膀胱经走向。一阵山风掠过,枫叶“沙沙”作响,几片赤红的叶子打着旋儿落下,此中一片正巧贴在山民小腿的承山穴位置,叶脉的主支与他抽搐的筋脉完整符合,仿佛六合借枫叶为针,在暮色里行一场无声的针灸。

(狼毫在笔架上落下的轻响轰动了砚台里的霜露,叶承天抬眼望时,药园东角的杜仲苗正将第一颗晨霜抖落——指甲盖大的叶片像婴儿手掌般蜷曲,乌黑的霜粒顺着叶脉滚成珍珠链,在茱萸根旁溅起细碎的土腥气,恍若草木在互换昨夜梦见的山溪走向。他俄然想起方才医案里写的“借物势之治”,现在杜仲苗的根须正沿着前日埋下的红土碎末伸展,恰如用嫩芽重描着山民腰间病愈的轨迹。)

“叶大夫——”他话音未落,先抽了口寒气,“赶在霜降前采这茱萸,本想晒干了备着驱寒,哪晓得山坳里的晨露滑了脚……”他翻开粗布衫,后腰上一片蔫红薯叶有力地耷拉着,边沿蜷曲如焦墨,底下皮肤青黑如经霜的茄子,透着淤滞的暗紫。叶承天搭脉时,指下脉象沉涩,似溪流入冬,半程奔涌被冻住了锋芒。山民痛得吸气,腰间褶皱如老树皮,嵌着山里讨糊口的艰苦。医馆内,药香袅袅,与山民身上的霜气、茱萸的辛香胶葛,好像骨气更替时的私语。窗外,茱萸林在山风中起伏,赤紫叶片翻卷,似为这伤痛低吟,又似在照应即将熬煮的药汤——在霜降前的冷雾里,草木的药性与人间的痛苦,正谱一曲无声的疗愈之歌,待药罐沸腾,待霜华落尽,待经络重归畅达,便知这山间草木,原是六合予人的和顺偏方。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