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又是三清[第2页/共4页]
元始天尊只渡上品天仙。这一点在封神中很有表现。比如说他座下的12上仙在后代的神话中都是举足轻重的角色。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二章曰:搏之不得名曰微。
按照《道法会元》卷一《清微道法关键》关于清微神位的记录;太清辅之。正一盟威之道通贯三洞。传品德派和正一派。三清是玄门对其所信奉的三位最高天神的合称。
据道称。当时太上老君曾遣使显灵。时过一月。武帝即又下诏曰:“至道弘深。混成无边。体包空有。理极幽玄……今可立通道观于都城……并宜弘阐。一以贯之。”申明当时已经开端操纵太上老君干预朝政了。
和老子的一气化三清是两码事。
元始天尊约在晋代才在玄门神系中呈现。
在玄门的神话中三清固然不问政事。但也不是整天无所事事。不然就沒人拜他们了。
2鸿均一气化三清
玄门三清原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全称为太清境大赤天品德天尊。简称品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是玄门最早祟奉的至尊之神。或说化身老子。后因呈现“一炁化三清”之说。由一尊神变成三尊神。以太上老君列三清第三位神。老子者。老君也。
封神演义中和了第二种和第三种的说法。先有鸿均一道传三友再有老子一气化三清。而中老子所化的三腐败显不是玄门所谓的三清。在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都在的环境下。老子绝无能够再化出一个元始和老子。最浅显的了解就是老子战通天时化出了三个法身。而这三个法身又是偶然限的。
3老子一气化三清
关于三清的來历普通也就三种说法。
原始:人到中年。他经历了世俗的历练。做事便中规中矩了。沒有了豪情。因此他只是阐述道。而不妄加推断。
太上老君只渡贤人。比如说孔子、释迦。在封神的表现就是火云洞三圣中的轩辕。中固然沒说伏羲和神农是老子所渡。但是三圣作为人道之祖和老子作为人玄门主多少也能申明点问題。
初次即太上老君。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玄门初期信奉的至高神。原为春秋时思惟家、道家学派首要人物(先人遍及以为老子是道家思惟的初创人)。东汉明帝、章帝之际(8~88)。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云:“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异化之未别。窥浊清之未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