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宗史•良储公传》[第3页/共3页]
年七十,始授皮公,以其性佻,止于儒。
夹川贼平,半旬罢了。
乃回籍,与村夫立约,派遣所亲,量土而耕,贼势分离。
乃改授简化字。
业毕,国府以公瞻博,命入金陵初级军官速成黉舍,为文史讲师。
刘公深觉得然,召公问所据,公曰:“吾乡情也,实可验之。”
展转初定,而思远公已十三矣。
师奇壮之,然知己学实不敷授公,乃命公入县,重新学。
然当势不容,公但嘱之,勿泄其事。于外言行,皆和应时势。
后见公夜读,因问之,知在会殿之间,乃大嗟讶,迟疑很久,终去,未明所踪。
公始从三十六计,后授孙吴,司马诸法,以坚其志,以止其行。
天方国阿里木,时为王储季子,自闭,药石无施。
亦有忌公功著者,乃投匿信,暗刺曰:“军中有某,于旧党布恩,于新党亦如旧。以笔墨交诸军,以暗语交诸匪。操弄神鬼,至有号称。其志非小。向之所降,非降吾党,乃降某降鬼神也。”
即改行,入蜀州教厅,为掌事,时三十有五。
时论汹汹,与卖国等罪,公谢曰:“教子无方,使乖舆议,今当避位,以让诸贤。”
所集诸书,不计门类,中西贯汇,而识问日深。
思远公亦在其列,公以所藏《范滂传》授之:“勿觉得念。君子所当重者,其有甚于父母。”
又善潜踪觅迹,文武兼姿,虽匿林崖瘴洞,非死即降,绝无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