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心安即是归处》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4章 纵浪大化,不忧不惧[第4页/共10页]

每小我都争夺一个美满的人生。但是,自古及今,海内外洋,一个百分之百美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以是我说,不美满才是人生。

大千天下,芸芸众生,因为大家天赋分歧,遗传基因分歧,糊口环境分歧,以是大家的人生观、天下观、代价观、好恶观等等,都不会一样,都会有点不同。比如用饭,有人爱吃辣,有人爱吃咸,有人爱吃酸,如此等等。又比如穿衣,有人爱红,有人爱绿,有人爱黑,如此等等。在这类环境下,最好是大家自是其是,而不必非人之非。鄙谚说:“大家自扫门前雪,不管别人瓦上霜。”这话本来有点贬义,我们能够正用。每小我都会有友,也会有“非友”,我不消“敌”这个词儿,制止曲解。友,不免有誉;非友,不免有毁。碰到这类环境,最好抱上面所说的阐发的态度,切不要笼而统之,一锅胡涂粥。

胡涂一点萧洒一点[1]

在这些天子部下的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极大,娇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抵极少,不然包公和海瑞等毫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天子跟前,只是一个主子,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听申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大,钦赐极刑,赶紧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当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甚么美满的人生。

同这位传授唱对台戏的——当然不是成心的——是俞平伯先生。有一天,平伯先生把脑袋剃了个精光,高视阔步,昂然从城内的住处出来,走进了清华园。园中几千人中这是独一的一个精光的脑袋,见者无不骇怪,指指导点,窃窃私议,而平伯先生则全然置之不睬,还是登上讲台,大声朗读宋朝名词,点头晃脑,怡然得意。朗读完了,连声高呼:“好!好!就是好!”别的再没有别的话说。前人说:“是真名流自风骚。”同那位教英文的传授一比,谁是真风骚,谁是假风骚;谁是真萧洒,谁是假萧洒,昭然闪现于光天化日之下。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