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弹劾[第1页/共3页]
宣和帝古井无波的面庞上呈现了一丝狠厉,很快便粉饰畴昔。
更何况西戎国使臣尚在,如果这帮蛮夷晓得,一个弑母夺权不忠不义不孝的小人也能位极人臣,如何服众,岂不让人笑话。”
这一桩桩一件件,我可有说错?身为臣子仗着圣上恩宠,如此放肆放肆,媚上欺下,可见其金玉其外败絮其内。与如许的人同朝为官,的确让人恶心。”
百里寒:“陛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陛下身居高位,更应以身作则,切不成因一己私交,罔顾法典。
“纵使秦大人有再大的功绩,也应遵循律法,关押候审,查明本相,再行决计。
“依国公所见该如何啊?”
秦念之看向咄咄逼人的老国公,轻笑道,“臣再躺下去,只怕就掉进染缸,再也洗不洁净了。”
“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千万岁。”
百里寒的神采也分外丢脸,众所周知,张安基是他马前卒,秦念之竟敢公开打张安基的脸,何尝不是在打本身的脸。
宣和帝神采和顺,目光缱眷地看向下首站如松柏,气质如兰的少年臣子,他老是这般漫不经心肠便找回了场子。撩人而不自知,让人又爱又恨。
秦念之用尽尽力,反手挥出一个巴掌,“响不响。”
御史大人张安基直言上谏:“陛下,秦念之私德不修,弑母夺权,骇人听闻,应马上将人拿下,押入天牢待审。”
百里寒环顾一番,眼底闪过精光,不知不觉小天子竟已有如此威压,本身倒是藐视了他。
张安基捂着肿起来的半张脸,先是不成置信,紧接着愤然暴起,正欲还手,却被四周的大臣拉住。
通州赈灾时,未曾秉明圣上,便擅自开仓放粮;江南道巡案时,禹州知州江海臣暴毙身亡,死的非常蹊跷;宫廷夜宴时,出言不逊,顶撞太后;使臣别馆探案时,竟敢当着使臣和陛下的面,提刀就砍。
景明当场吓得腿软,连滚带爬地进殿弓着身子,躲在一众大臣身后。
果不其然,第二日朝堂上闹得沸沸扬扬,弹劾的奏章一封接一封地堆满了御案。
监察司批示使沈峤:“一派胡言,秦大人操行高洁,有绝代之才,创幼学,推新政,查贪腐,怎会是你口中的败类之徒。”
户部尚书林翰白更是义愤填膺,出口呵叱:“恰是!你个老匹夫,妒忌贤达,胡乱攀咬。”
少年臣子转了转手腕,感受这掌心热辣辣的烫意,轻描淡写地再次问道:“响不响?”
方才百里寒当众让本身下不来台,用心激愤本身,想让本身失态。现在少年便用一样的体例让这老货在朝堂上颜面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