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818那位掉在我家阳台上的凤大爷》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47章 首发[第1页/共5页]

【注释】1■:同“薤”,也叫蕌头,一种野菜,茎可食用,并能入药。2菟:通“兔”。3■:臌胀。4百:这里表示多的意义,非实指。

【注释】1咤:怒声。这里是大声呼啸的意义。2蟠:盘曲而伏。3嗌:咽喉。4痸:痴病,疯颠病。

【译文】再往北二百里,是座丹熏山,山上有富强的臭椿树和柏树,在众草中以野韭菜和野薤菜最多,还盛产丹雘。熏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棠水。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老鼠,却长着兔子的脑袋和麋鹿的耳朵,收回的声音如同狗嗥叫,用尾巴飞翔,称呼是耳鼠,人吃了它的肉就不会生收缩病,还能够辟百毒之害。

【注释】1长蛇:传说有几十丈长,能把鹿、象等植物吞入腹中。2鼓:击物出声。柝:是当代巡夜人在报时候时所敲击的一种木梆子。

又北二百里,曰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zh5n)楛(h)),其阳多玉,其阴多铁。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m2o)牛。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栎(1)泽。

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zh2)窳(y)),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此中多■■(p6ip6i)之鱼1,食之杀人。

又北百一十里,曰边春之山,多葱、葵、韭、桃、李1。杠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y#u)泽。有兽焉,其状如禺(y))而文身,善笑,见人则卧,名曰幽鴳(6),其鸣自呼。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gu$)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q&)1。其阳多玉,其阴多铁。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兽多橐(tu$)驼2,其鸟多寓3,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能够御兵4。

【译文】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是座涿光山。嚻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黄河。水中发展着很多鳛鳛鱼,形状像普通的喜鹊却长有十只翅膀,鳞甲全长在羽翅的尖端,收回的声音与喜鹊的鸣叫类似,人豢养它能够辟火,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人的黄疸病。山上到处是松树和柏树,而山下到处是棕树和橿树,山中的野兽以羚羊居多,禽鸟以蕃鸟居多。

【译文】再往北二百里,是座少咸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青石碧玉。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浅显的牛,却长着红色的身子、人的面孔、马的蹄子,称呼是窫窳,收回的声音如同婴儿哭泣,是能吃人的。敦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雁门水,水中发展着很多■■鱼,人吃了它的肉就会中毒而死。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