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背负罪名的士兵》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摘自《炎黄春秋》2010年第9期[第2页/共3页]

1941年3月,重新组建的新四军军部在江苏盐城建立时,曾建立了一个检查委员会,专门检查突围后零散归队职员,看看内里是否有个别叛变投敌者的混入。据《回顾新四军军部》一书记录,李志高、谢忠良二人自皖北突围后,曾给*写过一份关于副军长项英与参谋长局子昆遇害的实在陈述,详细汇报了项、周二人被叛徒刘厚总殛毙的颠末。但是盐城军部按照突围干部中个别人供应的质料,却思疑叶挺将军的被俘与项英、周子昆的被害,都与李志高档人有密切关联,因为他们是最后一批死守在皖南的。质料未经核实,上边就认定李志高与谢忠良有内奸怀疑,还牵涉到一些突围出来的很多同道。因而,军部派出除奸部分的卖力干部前去新四军第七师驻地,对李志高和谢忠良停止关押检查。在关押期间,李志高情感极其冲突,竟于1942年1月3日他杀身亡,年仅28岁。

1941年1月7日“皖南事情”发作。在突遭八万余百姓党军队的包抄攻击下,新四军浴血奋战7天后,终因寡不敌众、丧失惨痛。经党史专家考据,“皖南事情”中,新四军有3000多人壮烈捐躯,4900多人被俘,3000多名兵士被逼迫编入百姓党军队,1300余人突围。而这些突围胜利的干部兵士,大部分在很短的时候里又重新归队,成为新组建的新四军的首要有生力量和党的贵重财产。但是,这些颠末枪林弹雨、九死不悔的虔诚兵士,竞也有被反动步队思疑、被检查而变成严峻失误事件的。此中,原军部作战科科长李志高他杀事件,就是一个典范的政治悲剧。

这时,从延安同来的陶勇(建国后曾任水兵司令员、中将,“特别期间”中被毒害致死),曾上书力保叶道志,说叶是他们南来的临时支部书记,在他们路过武汉时,得知张国焘叛变,大师均表示愤恚,临时支部还专门开了攻讦会,是以叶道志不成能去投降张国焘。但陶勇的力劝无效,叶道志还是给杀掉了。同一个事件中的三小我,一人被击毙,一人极刑,一人脱逃胜利竟然厥后还当上中将,明摆着就是一桩错案。1983年10月,束缚军总政治部公布文件,宣布枪决叶道志、徐长胜是“汗青错案,予以昭雪,规复名誉。”

军部晓得后,极其大怒,当即派出窥伺科长李志高带人追逐,并在景德镇将叶道志抓获,徐长胜被击毙,陈五和逃脱后回到八路军原部任职,建国后还被授予中将军衔。一个多月后,叶道志以“投敌叛变罪”被处决。因为他是四方面军的干部,公判会上,说他是诡计叛窜改命投降张国焘,但叶道志临刑前果断否定是叛变反动,更不是去投降张国焘,只是承认对事情安排有定见,不经构造答应私行带枪分开军部是弊端的。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