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鬼子来了[第1页/共5页]
我奶奶她二叔说,鬼子的口味很特别,饭菜里不准加盐,要加糖。她二叔是镇上临仙酒楼的大厨,被鬼子抓去给他们做饭。一起被抓的另有她二叔带的一个小学徒。师徒俩每次往炮楼里担水,都要爬坡走一段很长的路,累得汗流浃背,头顶冒烟。
到了门口,鬼子就用刺刀逼着他们先喝上一瓢。清冽甜美的泉水下了肚,只感觉冰冰冷凉,神清气爽,浑身舒坦。小门徒烧火的时候,乐呵呵地说,哎呀,太君也晓得心疼人儿咧!
早在前清光绪年间,英国浸礼会便在Q州府创办了山东省第一家西医培训机构,即从属于广德病院的基督教医书院。日本人攻进县城今后,立即包抄广德病院,以鸠占鹊巢之礼将一干英国佬发配到潍县集合营。小门徒的骨架被送去医书院“展览”,他痴罗罗地站在一群白大褂面前,真真是一(两肉)丝都不挂!
而任由这统统产生,竟然只是因为一条非常荒唐的来由:不缠脚的大闺女嫁不出去。这世上另有比人类的设想力更可骇的东西吗?
站岗的鬼子听不懂中国浅显话,更听不懂Q州方言,他凶恶地盯着面前这位身材细弱的厨子,像一根冷冰冰的木头杵在地上。他右手紧握一杆上了刺刀的三八式步枪,枪贴紧身材立着。
凤凰地里的那块凤石也在一次扫荡中,不幸被鬼子飞机丢下的炸弹炸毁了。有一次,村里的妇女正在做军鞋纳鞋根柢,飞机投下的炸弹恰好落在院子里,人肉挂到树上。
那是一双如何的脚?除了大脚指,其他四个脚指都折断贴在足底,就像四只在泥浆中病笃挣扎的蝌蚪。那根高耸的大脚指仿佛接收了别的坏死的脚指的营养,脚指甲呈圆柱状,又粗又硬,乃至于在对于它时,指甲刀和剪子都一筹莫展,要用小钢锯处理。
有一天,小门徒正在茅房里拉屎,被两个喝醉酒的鬼子强行拖到内里给打了一顿。
别的,临仙镇又恰好处于鲁中山区抗日按照地和清河平原抗日按照地的交界地带,鬼子时不时的就要带上伪军进山扫荡,诡计扼住这用无数反动先烈的英魂筑就的交通生命线的咽喉。
你再听阿谁老夫子讲,大清国、民国,半斤对八两!嘿嘿……不过咧,挨枪子儿总比砍头要好,顶多就是身上多俩血洞穴,还能得个全尸咧。那孩子……啧啧,不幸哟!
厥后,小门徒酒后讲错,东窗事发,被汉奸告了密。鬼子把他关起来酷刑拷问,甚么灌番笕水、坐老虎凳、皮鞭抽烙铁烫,花腔繁多,把个小门徒折磨得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