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战MSN:荣誉与命运[第3页/共14页]
MSN的两款服从曾获得用户的欢迎。一个美国孵化的MSN Spaces,引入中国以后很受欢迎,它带有交际的成分和最时髦的博客形状。熊明华指定郑志昊为这一产品的卖力人。另一个是“MSN机器人”,能够实现人机对话。但是,在离线动静、文件传输等根本性通信服从上的落于下风,以及兼顾计谋上的无度,使得MSN向来没有真正威胁到QQ的根基盘。
MSN来了
有超越50家媒体的记者受邀插手了腾讯的公布会。没有人体贴QQ2005版在服从上有多大改进。马化腾的朗读字正腔圆,但贫乏技能,他的演讲内容被刊发在各大消息流派的科技频道里,却几近没有引发任何的会商。记者们独一体贴的是:“腾讯为甚么不肯意与MSN互通?”他对立即通信的重新定义,被解读为“战略性的防备”。《北京当代商报》记者写道:“比来传出很多中小立即通信厂商也在寻乞降雅虎及MSN的互通,打造‘抗QQ联盟’,这无疑减轻了对腾讯的压力。在不肯违背本身互联互通志愿的前提下,也只要挑起行业标准之争,才是其独一的挑选。”
这只是两军开战前的一个小细节。对张志东的聘请,熊明华一笑置之。“在当时,MSN的眼中并没有假想敌。我们没有把QQ当回事,它的UI(界面设想)做得太烂了,软件开辟程度也不高。”熊明华很快组建起一支30多人的研发团队。
对Foxmail的收买和与谷歌的合作,被当作是腾讯应对MSN本土化的两个内部性防备。
在MSN中国区的工程师们看来,Live计谋无异于一场灾害。熊明华懊丧地说:“在新推出的版本中,MSN不见了!它被包裹在一个看上去服从更多,也貌似更强大的体系当中,但它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立即通信客户端,它由一个平台级的产品,一下子降格为一个插件。”当时卖力MSN Spaces运营的郑志昊今后说,在本质上,微软始终是一家软件技术公司,而不是互联网公司,它没有运营一个互联网产品的经历。
eBay与淘宝:2003年3月,在北美一家独大的eBay以1.5亿美圆收买当时中国最大的在线买卖社区易趣网,由此进入C2C市场。几近同时,马云创办淘宝网,二者发作对抗性合作。eBay很快堕入内部斗争,两个创业者接踵分开,而淘宝网则以果断的免费计谋和蛮横的窗口弹脱技术,硬生生地从eBay手中夺走越来越多的客户。到2005年年底,淘宝已抢走57%的市场份额,并今后再没有给过eBay翻身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