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搜神记1》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8章 搜神记卷七(2)[第3页/共4页]

③傥:如果,假定。

败屩①聚道

旧为羽扇柄者,刻木象其骨形,列羽用十,取全数也。初,王敦南征,始改生长柄,下出,可捉,而减其羽,用八。识者尤之曰:“夫羽扇,翼之名也。创为长柄,将执其柄以制其羽翼也。改十为八,将未备夺已备也。此殆敦之擅权,以制朝廷之柄,又将以无德之材,欲窃非据也。”

晋愍帝建兴四年,西都颠覆,元天子始为晋王,四海宅心①。其年十月二十二日,新蔡县吏任乔妻胡氏年二十五,产二女,相向,腹心合,自腰以上,脐以下,各分。此盖天下未一之妖也。时内史吕会上言:“按《瑞应图》云:‘异根同体,谓之连理。异亩②同颍,谓之嘉禾。’草木之属,犹觉得瑞;今二人同心,天垂灵象。故《易》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休显见生于陕东之国,盖四海同心之瑞。不堪喜跃,谨画图上。”时有识者哂③之。君子曰:“知之难也。以臧文仲之才,犹祀爰居焉。布在方册,千载不忘。故士不成以不学。前人有言:‘木无枝谓之瘣,人不学谓之瞽④。’当其所蔽,盖阙如也。可不勉乎?”

【注释】

①辛螫(shì):毒虫的刺辛辣有毒。比方毒害、残害。

无颜帢

①缟素:红色丧服。

【注释】

【译文】

元康、太安之间,江、淮之域,有败屩自聚于道,多者至四五十量。人或散去之,投林草中,明日视之,悉复仍旧。或云:“见狸衔而聚之。”世之所说:“屩者,人之贱服。而当劳辱,下民之象也。败者,疲弊之象也。道者,地理,四方以是交通,王命所由来往也。今败屩聚于道者,象下民疲病,将相聚为乱,绝四方而壅王命也。”

【注释】

晋元帝太兴年间,兵士用红色袋子束发髻。有见地的人说:“发髻在头上属乾,是表示为君之道的意义。袋子属坤,是表示为臣之道的意义。现在用红色袋子扎束发髻,是臣道侵犯君道的意味。做衣服,上面的带子很短,只能系到胳肢窝;戴帽子,又用带子系在脖子下。这是臣下逼迫君上,导致君上没有容身之所的意味。做裤子,用直幅布制作裤口,不加收束,这是臣下要做大的意味。”不久王敦谋反,两次攻打都城。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