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搜神记卷十一(1)[第2页/共6页]
【译文】
楚王梦见一个男孩,两条眉毛之间有一尺宽,说要向他报仇。楚王就赏格令媛缉捕他。男孩听到这个动静,仓猝逃脱,躲进深山,他一边走一边悲歌。有一个侠客遇见他,问他:“你年纪这么小,为甚么哭得如许哀痛呢?”男孩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死了我的父亲,我想向他报仇!”侠客说:“传闻楚王正赏格令媛要你的脑袋,要不,你把你的宝剑和脑袋给我,我为你报仇。”男孩说:“太好了!”他就割下本身的头,双手捧着头和宝剑交给侠客,身子生硬地站着。侠客说:“我不会孤负你的。”男孩的尸身这才倒下去。
【译文】
【译文】
③刚正:原是朴重天真的意义,这里指选才纳士的考官。
何敞消灾
熊渠子射虎
【注释】
后汉谅辅,字汉儒,广汉新都人。少给佐吏,浆水不交。为处置①,大小毕举,郡县敛手②。时夏枯旱,太守自曝中庭,而雨不降。辅以五官掾出祷山川,自誓曰:“辅为郡股肱③,不能进谏纳忠,荐贤退恶,和调百姓,至令六合否隔,万物枯焦,百姓喁喁,无所控告,咎尽在辅。今郡太守内省责己④,自曝中庭,使辅赔罪,为民祈福。精诚心到,未有感彻。辅今敢自誓:若至日中无雨,请以身塞无状。”乃积薪柴,将自焚焉。至日中时,山气转黑,起雷,雨高文,一郡沾润。世以此称其至诚。
④内省责己:检验、责备本身。
①槎:木筏。
谅辅以身祈雨
【注释】
三国吴时,葛祚担负衡阳太守。郡县内有一个大树杈横卧在江上,能兴妖捣蛋。老百姓给它建了祠庙。过路的人去庙里祷告祭奠,大树杈就沉入水底;不然的话,大树杈就浮在水上,飞行的船就会被它撞坏。葛祚将要离职的时候,就筹办了很多斧头,要为老百姓撤除这个祸害。第二天他们就要到江上去了。当天夜里,他们闻声江中有鼓噪的人声,前去检察,那根大树杈竟然本身漂走了,沿江水流下几里,停在江湾当中。今后今后,行人不再担忧行船会翻覆淹没。衡阳的老百姓为葛祚立碑,说他:“端方德行,祷告消灾,神木是以移走。”
葛祚去民累
【译文】
汉武帝东游,未出函谷关,有物当道。身长数丈,其状象牛,青睐而曜①睛,四足入土,动而不徙。百官惶恐。东方朔乃请以酒灌之。灌之数十斛而物消。帝问其故,答曰:“此名为患,忧气之所生也。此必是秦之狱地,不然,则罪人徒作之所聚。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帝曰:“吁!博物②之士,至于此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