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搜神记卷十二(1)[第4页/共5页]
【译文】
中土多贤人,和蔼所交也。绝域多怪物,异气所产也。苟禀此气,必有此形;苟有此形,必生此性。故食谷者聪明而文,食草者多力而愚,食桑者有丝而蛾,食肉者英勇而悍,食土者偶然而不息,食气者神明而长命,不食者不死而神。
【注释】
到东晋元帝太兴年间,吴郡太守张懋闻声屋子床下有狗叫声,四周寻觅却没有找到。厥后空中裂开,内里有两只小狗。他取出小狗来豢养,成果两只都死掉了。厥后张懋被吴兴叛军沈充杀死。《尸子》说:“地下有狗,名叫‘地狼’;地下有人,名叫‘无伤’。”《夏鼎志》说:“掘地获得狗,名叫‘贾’;掘地获得猪,名叫‘邪’;掘地获得人,名叫‘聚’。聚,就是无伤。”这是事物的天然存在,不要一说是鬼神就感到奇特。但是“贾”和“地狼”,称呼分歧,实际上倒是同一种东西。《淮南毕万术》说:“千年的羊肝,变成了‘地神’;蟾蜍获得‘菰’,终究变成了‘鹌鹑’。”这都是因为元气窜改感到窜改天生的。
季桓子挖井,获得一个土缶一样的东西,那边面有只羊,他就派人去问孔子,说:“我挖井获得一只狗,为甚么呢?”孔子说:“按照我传闻的,那应当是只羊。我传闻,树木、石头中的精怪,叫做夔、魍魉;水中的精怪,是龙、罔象;泥土中的精怪,叫做贲羊。”《夏鼎志》记录说:“罔象,长得像三岁的小孩,红眼睛,黑皮肤,大耳朵,长臂膀,红脚爪。用绳索把它捆住便能够吃了它。”王子说:“木精是游光,金精叫腐败。”
①夔(kuí):当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
①景:同“影”,影子。
④虺(huǐ):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
天有五气,万物化成。木清则仁,火清则礼,金清则义,水清则智,土清则思:五气尽纯,圣德备也。木浊则弱,火浊则淫,金浊则暴,水浊则贪,土浊则顽:五气尽浊,民之下也。
穿井得羊
鹤之为獐也,蛬之为虾也:不失其血气,而形性变也。若此之类,不成胜论。应变而动,是为顺常;苟错其方,则为妖眚。故下体生于上,上体生于下:气之反者也。人生兽,兽生人:气之乱者也。男化为女,女化为男:气之贸者也。
王莽建国四年,池阳有小人景,长一尺余,或乘车,或步行,筹划万物,大小各自相称,三日乃止。莽甚恶之。自后盗贼日甚,莽竟被杀。《管子》曰:“涸泽数百岁,谷之不徙,水之不断者,生‘庆忌’。‘庆忌’者,其状若人,其长四寸,衣黄衣,冠黄冠,戴黄盖,乘小马,好奔驰,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报。”然池阳之景①者,或庆忌也乎?又曰:“涸小水精生蚳。蚳者,一头而两身,其状若蛇,长八尺,以其名呼之,可使取鱼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