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金刚般若经》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8章[第2页/共17页]

年为中五百。次像法后五百年名后五百。今举最后五百。此是像法将灭衰弊之时。亦有信般若者。况前两五百无信人耶。今谓不然。言后五百岁者。如大智论明五百岁已后也。前五百年得道者多不得者少。故名正法。次五百年得道者少不得者多。名为像法。既正法灭已次入像法名后五百岁。此中虽多不信。如五百部之例然亦有信受之人。故大品云。是波若波罗蜜佛灭度后南边转至北方。是中四众要有信持乃至扶养也。又解云。佛灭后千年。为断疑云前五百是正法故闻有信。后五百是像法故闻不信。若而后五百年无信波若。故佛今答云。后五百亦有信者。不该言无信者也。此时亦有信持乃至扶养也。有持戒修福者下。此第二明有能信之人。什师翻经但明二人。一者持戒人。二者修福人。持戒人多是削发菩萨。修福多是在家菩萨。大智论云。削发菩萨以尸罗为首。在家菩萨以檀为首。是故今文但明二人。然此二人具通大小。如有所得小乘二人则不信波若。故下文云若乐小法者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若大乘二人乐无所得乃信是法。故下文云此经为大乘者说为最上乘者说。如果论经便有三人。论云不空以有实菩萨三德备。第三便是聪明人也。前之二人名为闻信。若聪明人此是证信也。又言。能信之人既是胜人。故举止行二善物情所贵。以褒叹之令得信受。持戒是止善。修福是行盖。此二摄统统善尽。则诸恶莫作诸善推行故举此二摄统统人也。于此章句下。第三明所信之法。即上因果法门名为章句也。能生信心下。此第四正辨于经生信。以此为实者。便是无所得实信。如有所得信虽异小乘不信。若望无所得信还成不信。故大品有信毁之品。欲明有所得信此即成毁。今此是无所得实相正信。故言以此为实。亦信波如果法之实相。故云以此为实也。当知是人下。此第五明信之所由。以是闻经决能信者。良以殖因积久故能信受。故涅槃云。熙连河沙诸如来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经。今亦尔。三多久殖故能信而不谤。文有二句。前句明非值少佛。以于下。第二句明值于多佛也。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下。第六章明信得好处。凡有二益。一者外为诸佛知见。二者内得无边功德。然信波若之利难可称量。今举一念之信尚获无边功德。始终之信故复难言。如来悬鉴信谤皆知。现在偏举信人者。略有三义。一者此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