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附录一上略:礼赏双加,人道用“兵” (1)[第1页/共4页]
葛藟(lěi):葛藤。
《军谶》曰:“佞臣在上,一军皆讼;引威自与,动违于众;无进无退,苟然取容;兼任本身,行动伐功;诽谤大德,诬述庸庸;无善无恶,皆与己同;稽留行事,号令不通;造作其政,变古易常;君用佞人,必受祸患。”
《军谶》曰:“良将之统军也,恕己而治人,推惠施恩,士力日新,战如风发,攻如河决。”故其众可望而不成当,可下而不成胜。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
世能祖祖,鲜能下下;祖祖为亲,下下为君。下下者,务耕桑,不夺当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不使其劳;则国富而家娭⑧,然后选士以司牧之。夫所谓士者,豪杰也。故曰:罗其豪杰则敌国穷。豪杰者,国之干;百姓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
《军谶》曰:“枝叶强大,比周居势;卑贱陵贵,久而益大;上不忍废,国受其败。”
《军谶》曰:“将谋欲密,士众欲一,攻敌欲疾。”将谋密,则奸心闭;士众一,则军心结;攻敌疾,则备不及设。军有此三者,则计不夺。将谋泄,则军无势;外窥内,则祸不制;财入营,则众奸会。将有此三者,军必败。
《军谶》曰:“吏多民寡,尊卑相若,强弱相虏;莫适禁御,延及君子,国受其咎。”
《军谶》曰:“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奖惩明,则将威行;官人得,则士卒服;所任贤,则敌国震。
夫主将之法,务揽豪杰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①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
故主察异言,乃睹其萌;主聘儒贤,奸雄乃遁;主任旧齿,万事乃理;主聘山洞,士乃得实;谋及负薪,功乃可述;不失民气,德乃弥漫。
爨(cuàn):烧火做饭。
将无虑,则谋士去;将无勇,则吏士恐;将妄动,则军不重;将迁怒,则一军惧。《军谶》曰:“虑也,勇也,将之所重;动也,怒也,将之所用。”此四者,将之明诫也。
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故乱将不成使保军,乖众不成使伐人。攻城则不拔,图邑则不废;二者无功,则士力疲弊。士力疲弊,则将孤众悖⑩;以守则不固,以战则奔北。是谓老兵。兵老,则将威不可;将无威,则士卒轻刑;士卒轻刑,则军失伍;军失伍,则士卒流亡;士卒流亡,则敌乘利;敌乘利,则军必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