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序:享受生命里的无上美妙(1)[第1页/共5页]
位于我们这个“娑婆天下”的西方呢,有一个天下叫作“极乐天下”。与磨难遍及的“娑婆天下”相反,“极乐天下”则是一个“没有浩繁的忧?,只要享用不尽的欢乐”的处所。按照佛经所说,一个天下里只能有一名佛陀。阿弥陀佛就是极乐天下里的佛陀。
如果一小我能够皈依本身内心的本来清净,能够不被统统人间的尘劳和爱欲所净化,能够保持本身与生俱来的纯粹本性。那么,这小我便能够被称作是值得世人推许和恋慕的尊者。
寒喧间,张楠俄然说道:“就教一个题目:甚么是‘南无阿弥陀佛’?”
在佛教里,向来有着“三千大千天下”的说法。也就是说,由太阳和玉轮所照的范围为一个天下。一千个天下合称为小千天下,一千个小千天下合称为中千天下,一千其中千天下合称为大千天下,总合起来就是“三千大千天下”。
她晓得我是学佛的,以是如许问我。
遵循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先容:“佛教对这个‘法’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定保持它本身特有的性子和相状,有它必然的法则,令人看到便能够体味是何物。比方水,它保持着它的湿性,它有水的必然法则,令人一见便生起水的体味;反过来讲,如果一件东西没有湿性,它的法则分歧于水的法则,便不能生起水的体味。以是佛教把统统事物都叫做‘法’。佛经中常见到的‘统统法’、‘诸法’字样,就是‘统统事物’或‘宇宙万有’的意义。”
甚么样的本相呢?就是“缘起性空”!
简朴地说,就是“诸法人缘生,缘尽法还灭”。也就是说,全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乃至生命的各种,都是由各种前提和各种干系构成的,并不存在一个真正不坏的实体。当然也就不存在一个全能的造物主。分开了这些前提和干系,就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和生命的存在。
不过,以上所说的这些,还只是世俗意义上的解释。切当地讲,“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起码有三种含义:世俗义、功德无量义和不成说义。一是世俗义,如上所说。二是功德无量义,意义是说,“若人恭敬心,入于塔庙中;一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就是说,如果有这么一小我,他一心恭敬地口诵“南无佛”,就已经种下成佛的种子,成佛就只是迟早的事情了。三是不成说义,既然不成说,当然也就没法说了,意义就是让人各自参究证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