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序:享受生命里的无上美妙(2)[第4页/共5页]
说得直白一些,僧伽就是以佛陀为师的弟子们,就是实际佛法的活表率,“他们本身便是他们传授的事物的映像”。佛陀是因为憬悟到这个“法”,实际了这个“法”,美满地成绩了这个“法”而终成佛陀。而“僧伽”存在的意义,起首就是起到了“护持佛法”不使佛法失传的感化。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僧伽的存在,我们又从何得知佛法和佛陀的存在呢?以是,三宝是“佛、法、僧”三位一体不成豆割的。
四不妄言,意义就是要诚笃无欺,就是要实事求是而不扯谎。也就是孔夫子所夸大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凡是来讲,这世上只要两种人,一种是信佛之人,一种是不信佛的人。信佛的人又有两种,一种是初信之人,一种是坚信之人。初信是指信佛所说,信佛所教,但还没有停止皈依三宝典礼的人。坚信之人就是自发志愿地皈依三宝并向佛看齐的人。
《般若波罗蜜》这本书恰是专讲般若学的。按照我的小我经历,佛经里的般若学应当是更合适当代社会的人们来修学的。起码在我的学习、事情和糊口中,般若学起到了庞大非常的影响。我但愿能与大师一同分享多年来的心得。
遵循佛的轨制,削发人该当过着清净无染而简朴节俭的糊口,以重视佛教教理的研讨和禅定的修习为主。除了平常糊口的必须品外不蓄私财,不做买卖,不算命看相称等。在德行上要为在家修行者建立榜样,作出表率,并为他们讲说佛法,惩恶止恶,安抚病苦,需求时救人于危难当中。
佛经号称有十二部,内容浩大纷繁,无所不容,就是佛陀针对分歧的人们和分歧的环境来讲的。此中,乃至另有佛陀为牧牛人说的如何牧牛的内容。
总之,写作这本书的目标,是为了让人们体味到佛法的实在脸孔。第一,佛法不是科学。第二,佛法是大聪明。第三,学习佛法能够毕生受用无穷。第四,佛法能够让人们心生欢乐,永离烦恼痛苦。就像《心经》里所说的:“能除统统苦,实在不虚”。
更切当地说,一方面,《般若波罗蜜》这本书是作者十多年来学佛参禅的体味。另一方面,这本书也是一种尝试,一种将白话文的佛经浅显易懂化的一种尝试。
总之,不管在家还是削发,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