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古玩指南》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3章 瓷器之鉴别[第3页/共6页]

明器之蓝色,类蓝靛,而釉亦不甚透亮。至康熙时,其釉亮并且润,其蓝色亦较明时素净矣。但康熙之蓝,前后亦不不异,可分三期言之:初年之蓝,略发黑;中年则闪绿,故以翠蓝名之;迨至末年,则又闪红矣。乾隆之蓝,白而灰,或肉而发黑,翠蓝之色,至此而不复见矣。仿造者,亦不纯粹,不黑则红且浮,而不能深切釉内也。明器之蓝,深切地内。至康熙,则虽不上天内,亦且深切釉中。嘉道之蓝,及仿造者则半入釉内,如抹于釉上者,然故均浮而不实也。

宋元以上瓷器之釉水及色彩,其辨别似属较难,然向来各窑皆有其特别之长处,如能对其特性皆有相称之熟谙,则伪者一见即明矣。兹将各名窑器之特性列述以下:

至明器这各种彩色,均极佳妙。清朝康乾两朝,仿造及缔造亦皆精彩,但与明彩比较仍有小巫大巫之别。至捏造者,不管如何经心,终与真者有天壤之分歧。兹将各种彩色之特性,简述以下,用为辨别之张本:

胭脂水之旧者,其釉暗而润,其色红中略呈紫,与月季花之色略同。仿者之釉,焦并且亮,其色或发黄,或发粉红,不能如旧者之润亮也。

疵之为病者,曰串烟、曰伤釉、曰崩釉、曰暴釉、曰冲口、曰毛边、曰磕碰。串烟者,谓烧瓷之顷,偶为浓烟薰翳,或类泼墨之状,或呈果熟之形,如果者,视其浓淡多少,以定好坏。伤釉者,谓器用日久,案磨布擦,细纹如毛,色呈枯暗。崩釉者,谓硬彩,积年以久,遂致崩坼,彩色剥落,坠粉残红。暴釉者,谓釉质凸起,形如水泡,伎俩欠匀,火力逼之,遂呈斯状。如果者,视其职位多寡,以判低昂。冲口者,谓器皿之口,或触或震,口际微裂,成直缝形。毛边磕碰,均谓器皿口边微有伤损处。伤损处甚小,而扪处略有棱者,曰毛边。伤处较多,而胎骨少缺,但边沿尚未露棱者,曰磕碰。如果者,亦视其受病之大小,以定其代价之增减焉。

雍正之瓜皮绿,色彩柔滑,好像春柳之叶,秋葱之心。至乾隆仍与雍正同,惟色稍深耳。釉皆津润亮光,开片亦细,纹理亦不发黑。仿造者率多粗而不润,绿近于黑,火光之亮独强。真鱼子黄之色,系干黄釉,皆津润开片,纹理亦不发黑。仿者色淡,而灰,或发绿,或发青,其亮亦系火光,非真亮光也。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