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古玩指南》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3章 瓷器之鉴别[第2页/共6页]

瓷器之式样,必须公道。其有不伦不类者,多为损毁改作之物。辨别时,对于口边宜十二分重视。设式样不现成,而口边色彩与其他部分不分歧者,多为改作之物,不成不察也。市上简易之作伪,多有效粘瓷药粘之者,故辨别瓷器时,必须到处详细查抄,如受此类棍骗,非惟受有丧失,亦为智者所暗笑,不成不重视也。

胭脂水之旧者,其釉暗而润,其色红中略呈紫,与月季花之色略同。仿者之釉,焦并且亮,其色或发黄,或发粉红,不能如旧者之润亮也。

宋元以上瓷器之釉水及色彩,其辨别似属较难,然向来各窑皆有其特别之长处,如能对其特性皆有相称之熟谙,则伪者一见即明矣。兹将各名窑器之特性列述以下:

有小疵,而不掩大醇者,曰窑缝、曰冷纹、曰惊纹、曰爪纹。窑缝者,谓坯质偶松,为火力所迫,土浆微坼,厥有短缝。冷纹者,谓器皿出窑之倾,风力偶侵一线,微裂,不致透及他面。惊纹者,谓瓷质极薄,偶缘惊触,内坼微痕,大要却无伤损。爪纹者,谓器有裂缝,略如爪状,或由沸水所注,或由窑风所侵,是数者,皆疵类极微,无伤大抵者也。

上述辨别之道,如能悉心体味,则对于瓷之真伪,定有能辩白之掌控。但瓷器之宝贵,在精真,而精方为上品,但真器非必皆精也。真而不精,固不敷贵,若真而有疵,尤无足取,惟疵之程度分歧,有有疵而即为劣品者,另有有疵而不为疵者,究竟何者为疵,何者非疵,辨别者所不成不知也。

明器之红,色红而略含紫意,如熟透而将烂之枣,然至康熙之红,则素净柔滑,与正熟之枣同矣。至乾隆之红,则柔润莹澈,如方熟之枣然。总之,红上均有亮光,系由红内返出,犹天然之亮光也。若夫仿造者之红,或发黄,或发黑,虽亦亮,乃委系人造者矣。其造亮之法不一,有将该物烤热,薄薄上一层川白蜡,或用油皮砣,悄悄磨出一层浮亮光,或上一层光药。真器之光,系出自釉内,因所用质料,增加系贵重矿物,仿造者所不能为之者。故用各种报酬之法,但细心以察,真伪自分歧也。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