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水经注》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章 河水一(2)[第3页/共6页]

释氏《西域传》曰:河自蒲昌,潜行地下,南出积石。而经文在此,似如不比。

佛以神力,隔石舒手,摩阿难肩,怖即得止。鸟迹、手孔悉存,故曰雕鹫窟也。

其山岳秀端严,是五山之最高也。释氏《西域记》云:耆阇崛山在阿耨达王舍城东北。西望其山。有两峰双立,相去二三里,中道,鹫鸟常居其岭,土人号曰耆阇崛山,山名耆阇,鹫也。又竺法维云:王舍城,胡语云罗阅祇国,有灵鹫山,胡语云耆阇崛山,山是青石,头似鹫鸟。阿育王令人凿石,假安两翼两脚,凿治其身,今见存。了望似鹫鸟形,故曰灵鹫山也。数说分歧,远迩亦异。今以法显亲宿其山,诵《首楞严》,香华扶养,闻见之宗也。又西迳伽耶城南二十里,到佛苦行六年坐树处,有林木。西行三里,到佛入水沐浴,天王按树枝得扳出池处。

《山海经》曰:河水入渤海,又出外洋,西北入禹所导积石山。山在陇西郡河关县西南羌中。余考群书,咸言河出昆仑,重源潜发,沦于蒲昌,出于海水,故《洛书》曰:河自昆仑,出于重野,谓此矣。迳积石而为中国河。故成公子安《大河赋》曰:览百川之宏壮,莫尚美于黄河,潜昆仑之峻极,出积石之嵯峨。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