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水经注》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4章 汾水(1)[第4页/共6页]

历唐城东。

又南过杨县东。

杨雄《河东赋》曰:灵舆安步,周流容与,以览於介山。嗟文公而愍推兮,勤大禹于龙门。《晋太康记》及《隧道记》与《永初记》,并言子推所逃,隐因而山,即实非也。余按介推所隐者,绵山也。文公环而封之,为介推田,号其山为介山。

昔赵武灵王游大陵,梦处女鼓琴而歌,想见其人,吴广进孟姚焉,即于此县也。王莽改曰大宁矣,汾水于县左迤为邬泽。《广雅》曰:水自汾出为汾陂,其陂东西四里,南北一十馀里,陂南接邬。《地理志》曰:九泽在北,并州薮也。

肃宗从之,全活数千人。和熹邓后之立,叔父陔觉得训积善而至也。即此羊肠仓也。又南迳秀容城东。《魏地盘记》曰:秀容胡人徙居之,立秀容护军治,东去汾水六十里,南与酸水合,水源西出少阳之山,东南流注于汾水。汾水又南出山,东南流,洛阴水注之,水出新兴郡,西流,迳洛阴城北。又西迳盂县故城南。

汾水又迳绛县故城北。《竹书编年》:梁惠成王二十五年,绛中地坼,西绝于汾。汾水西迳虒祁宫北,横水有故梁,截汾水中,凡有三十柱,柱径五尺,裁与程度,盖晋平公之故梁也。物在水,故能耐久而不败也,又西迳魏正平郡南,故东雍州治,太和中,皇都徙洛,罢州立郡矣。又西迳王泽,浍水入焉。

又南过临汾县东。

太原郡治晋阳城,秦庄襄王三年立,《尚书》所谓既修太原者也。《春秋说题词》曰:高平曰太原。原,端也,平而有度。《广雅·释地》曰:大卤,太原也。《释名》曰:地不生物曰卤。卤,垆也。《穀梁传》曰:中国曰太原,蛮夷曰大卤。《尚书大传》曰:东原底平,大而高平者谓之太原,郡取称焉。《魏地盘记》曰:城东有汾水南流。水东有晋使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太原成王之碑。水上旧有梁,青荓殒于梁下,豫让死于津侧,亦襄子解衣之地点也。汾水西迳晋阳城南,旧有介子推祠。祠前有碑,古刹倾颓,惟单碑独存矣,今笔墨剥落,无可寻也。

又南过平阳县东。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