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漯馀水(3)[第3页/共4页]
县故高句丽胡之国也。汉武帝元封三年平右渠,置玄菟郡于此。王莽之下句丽。水出辽山,西南流迳辽阳县,与大梁水会。水出北塞外,西南流迳辽阳县,注辽水,故《地理志》曰:大梁水西南至辽阳入辽,《郡国志》曰:县故属辽东,后入玄菟。其水西南流,故谓之为东梁水也。小辽水又西南,迳襄平县,为淡渊。
小辽水
《三齐略记》曰:始皇於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与相见。神曰: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摆布莫脱手,工人潜以脚画其状。神怒曰:帝误期,速去。始皇转马还,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画者灭顶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泻,今犹岌岌东趣,疑便是也。濡水于此南入海,而不迳海阳县西也,盖《经》误证耳。又按《管子》齐桓公二十年,征孤竹,未至卑耳之溪十里,闟然止,瞠然视,援弓将射,引而未发,谓摆布曰:见前乎?
浿水
晋永嘉三年,涸。小辽水又迳辽队县,入大辽水。司马宣王之平辽东也,斩公孙渊于斯水之上者也。
摆布对曰:不见。公曰:寡人见长尺而人物具焉,冠,右祛衣,走马前,岂有人若此乎?管仲对曰,臣闻岂山之神,有偷儿,长尺,人物具。霸王之君兴,则岂山之神见。且走马前,走导也,祛衣,示前有水,右祛衣,示从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赞水者,从左方涉,其深及冠,右方涉,其深至膝。已涉,大济。桓公拜曰:季父之圣至此,寡人之抵罪也久矣。今自孤竹南出则巨海矣。而沧海当中,山望多矣,然卑耳之川,若赞溪者,亦不知地点也。昔在汉世,海水波襄,吞食地广,当同碣石,苞沦洪波也。
辽水亦言出砥石山,自塞外东流,直辽东之望平县西,王莽之长说也。屈而西南流,迳襄平县故城西。秦始皇二十五年灭燕,置辽东郡,治此。汉高帝八年,封纪通为侯国,王莽之昌平也,故平州治。又南迳辽队县故城西,王莽改名之曰顺睦也。公孙渊遣将军毕衍拒司马懿于辽队,便是处也。辽水又南历县,有小辽水,其流注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