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谷水(1)[第2页/共6页]
《山海经》曰:傅山之西,有林焉,曰墦冢,谷水出焉,东流注于洛,此中多珚玉。今谷水出千崤东马头山谷阳谷,东北流,历黾池川,本中乡地也。
又东过河南县北,东南入于洛。
旧渎又东,晋惠帝造石梁于水上。按桥西门之南颊文称:晋元康二年十一月二旬日,改治石巷水门,除竖枋,更加函枋,立作覆枋屋,前后辟级续石障,使南北入岸,筑治涑处,破石觉得杀矣。到三年三月十五日毕讫,并纪列门广长深浅于摆布,巷东西长七尺,南北龙尾广十二丈,巷渎口高三丈,谓之睾门桥。潘岳《西征赋》曰:秣马皋门,即此处也。
渠水又东,枝分南入华林园,历疏圃南。圃中有古玉井,井悉以珉玉为之,以缁石为口,事情紧密,犹稳定古,璨焉如新。又迳瑶华宫南,历景阳山北。山有都亭。堂上结方湖,湖中起御坐,石也。御坐前建蓬莱山,曲池接筵,飞沼拂席,南面射侯夹席,武峙背山。堂上则石路崎岖,严嶂峻险,云台风观,缨峦带阜。
谷水又东,波水注之。《山海经》曰:瞻诸山西三十里曰娄涿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波水出于其阴。世谓之百答水。北流注于谷,此中多茈石、文石。谷水又东,少水注之。《山海经》曰:廆山西三十里,曰瞻诸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文石。少水出于其阴,控引众溪,积以成川。东流注于谷。世谓之慈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