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水经注》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40章 谷水(1)[第3页/共6页]

陆机《洛阳记》曰:步广里在洛阳城内宫东。是狄泉地点,不得于太仓西南也。

《山海经》曰:傅山之西,有林焉,曰墦冢,谷水出焉,东流注于洛,此中多珚玉。今谷水出千崤东马头山谷阳谷,东北流,历黾池川,本中乡地也。

谷水又迳河南王城北,所谓成周矣。《公羊》曰:成周者何?东周也。何休曰:名为成周者,周道始成,王所都也。《地理志》曰:河南河南县,故郏、鄏地也。京相璠曰:郏,山名;鄏,邑名也。卜年定鼎,为王之东都,谓之新邑,是为王城。其城东南,名曰鼎门,盖九鼎所从入也,故谓是地为鼎中。楚子伐陆浑之戎,介入于此。《述征记》曰:谷、洛二水,本于王城东北合流,所谓谷、洛斗也。今城之东南缺千步,世又谓之谷、洛斗处,俱全非也。馀按史传,周灵王之时,谷、洛二水斗,毁王宫。王将堨之,太子晋谏,王不听。遗堰三堤尚存。《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齐人城郏,穆叔如周贺。韦昭曰:洛水在王城南,谷水在王城北,东入于瀍。至灵王时,谷水盛,出于王城西,而南流合于洛。两水相格,有似于斗,而毁王城西南也。颖容著《春秋条例》言西城梁门枯水处,世谓之死谷,是也。始知缘生行中冒昧,入关经究,故事与实违矣。考王封周桓公因而,为西周。及其孙惠公,封少子于巩,为东周,故有东西之名矣。秦灭周,觉得三川郡。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汉觉得河南郡,王莽别名之曰保忠信乡。光武都洛阳,觉得尹。尹,正也,以是董正京畿,率先百郡也。

游观者起落阿阁,出入虹陛,望之状凫没鸾举矣。此中引水飞睾,倾澜瀑布,或枉渚声溜,潺潺不竭。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微飙暂拂,则芳溢于六空,实为神居矣。其水东注天渊池。池中有魏文帝九华殿,殿基悉是洛中故碑累之,今造钓台子其上。池南直魏文帝茅茨堂,前有《茅茨碑》,是黄初中所立也。其水自天渊池东,出华林园,迳听讼观南,故平望观也。魏明帝常言:狱,天下之命也。每断大狱,恒幸观听之。以太和三年,更从今名。观西北接华林隶簿,昔刘桢磨石处也。《文士传》曰:文帝之在东宫也,宴诸文学。酒酣,命甄后出拜,坐者咸伏,惟刘桢平视之,太祖觉得不敬,送徒隶簿。后太祖乘步牵车乘城,降阅簿作,诸徒咸敬,而桢抠坐,磨石不动。太祖曰:此非刘桢也?石如何性?桢曰:石出荆山玄岩之下,外炳五色之章。内秉坚毅之志,雕之不增文,磨之不加莹,禀气贞正,禀性天然。太祖曰:名岂虚哉!复为文学。池水又东流,入洛阳县之南池,池即故狄泉也,南北百一十步,东西七十步。皇甫谧曰:悼王葬景王於翟泉,今洛阳太仓中大冢是也。《春秋·定公元年》,晋魏献子合诸侯之大夫于翟泉,始盟城周。班固、服虔、皇甫谧咸言翟泉在洛阳东北,周之坟场。今案周威烈王葬洛阳城内东北隅。景王冢在洛阳太仓中,翟泉在两冢之间,侧广莫门道东,建春门路北,路即东宫街也,于洛阳为东北。后秦封吕不韦为洛阳十万户侯,大其城,并得景王冢矣,是其坟场也。及晋永嘉元年,洛阳东北步广里地陷,有二鹅出,苍色者翱翔冲天,红色者止焉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