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河水三(1)[第4页/共5页]
又东,过云中桢陵县南,又东过沙南县北,从县东屈南,过沙陵县西。
芒干水又西,塞水出怀朔镇东北芒中,南流迳广德殿西山下。余以太和十八年,从高祖北巡,届于阴山之讲武台。台之东有《高祖讲武碑》,碑文是中书郎高聪之辞也。自台西出,南上山。山无树木,惟童阜耳。即广德殿地点也。其殿四注两厦,堂宇绮井,丹青奇禽异兽之象。殿之西北,便得焜煌堂,雕楹镂桷,取状古之温室也,当时帝幸龙荒,游鸾朔北,南秦王仇池杨难当,舍蕃委诚,重译拜阙,陛见之所也。故殿以广德为名。魏承平真君三年,刻石树碑,勒宣时势。碑颂云:清除帝道,振摄四荒。有蛮有戎,自彼氐羌;无思不平,重译稽颡。恂恂南秦,敛敛推亡。峨峨广德,奕奕焜煌。侍中、司徒、东郡公崔浩之辞也。碑阴题宣城公李孝伯、尚书卢遐等。从臣姓名,若新镂焉。其水历谷,南出山,西南入芒干水。芒干水又西南注沙陵湖。湖水西南入于河。河水南入桢陵县西北,缘胡山,历沙南县东北,两山二县之间而出,余以太和中为尚书郎,从高祖北巡,亲所迳涉。县在山南。王莽之桢陆也,北去云中城一百二十里。县南六十许里,有东西大山,山西枕河,河水南流,脉水寻经,殊乖川去之次,似非关究也。
蒙恬临死曰:“夫起临洮,属辽东,城堑万馀里,不能不断地脉,此固当死也。”
顾瞻摆布,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沿溪亘岭,东西无极,疑赵武灵王之所筑也。荒干水又西南,迳云中城北,白道中溪水注之,水发源武川北塞中。其水南流,迳武川镇城,城以景明中筑,以御北狄矣。其水西南流,历谷,迳魏帝行宫东,世谓之阿计头殿,宫城在白道岭北阜上。其城圆角而不方,四门列观,城内惟台殿罢了。其水又西南,历中溪,出山,西南流,于云中城北,南注芒干水。
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间断,两岸双阙,峨然云举,望若阙焉。即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也。自阙北出荒中,阙口有城,跨山结局,谓之高阙戍。自古迄今,常置重捍以防塞道。汉元朔五年,卫青将十万人败右贤王于高阙,即此处也。河水又东,迳临河县故城北。汉武帝元朔三年,封代恭王子刘贤为侯国。王莽之监河也。